壹兩二鍋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六章 龍首令牌,十三皇子,壹兩二鍋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涪的早朝,所有文武還是像以往一樣,分別站在大殿兩側。但是由於京城被圍,今日早朝顯得異常安靜,好多人的臉上都掛著愁容。
雖然城外的王爺們並沒發起攻擊,但這些官員們並沒有鬆一口氣,因為他們知道,這仗隨時可能打起來。
雖然司徒宇文護說得十分自信,但是,面對城外大片大片計程車兵,要讓大家徹底放心談何容易?
所有大臣都把目光聚集在坐在最上首的那個中年人,大涪新皇帝楊獻身上。
此時的楊獻,並沒有抬頭看下面眾臣,他正在拆看一封書信,一封由城外軍營送進來的書信。
“好,好,我就說嘛,畢竟是自家兄弟,何必鬧得那麼兇,招人笑話。”看完書信之後,楊獻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陛下,到底有什麼好事?讓臣等都一起高興高興吧!”朝堂之上,好久都沒有見到楊獻的笑容了,一位大臣趁著楊獻高興輕輕地說道。
“小喜子,你給眾位愛卿念一念這封齊王寫來的書信吧!”楊勇的心情好轉,也沒有計較這位大臣的冒失,他對身旁的一名太監說道。
旁邊這名年輕的太監,聽楊獻這樣一說,馬上雙手接過這封書信,清了清嗓子,大聲地念了起來。
信很短,內容也不復雜,就是齊王楊勇和城外的眾位王爺表示。只要朝廷答應不再徵收封地的稅收,官員的任令,士兵的招募等完全由封地自治,朝廷不得干預封地各項事務,眾位王爺立即撤兵回自己的封地。
“眾位愛卿,這事你們看如何啊?”這太監唸完書信之後,楊獻抬頭看著下面眾大臣,大聲問道。
“陛下,那就答應他們吧,都是您的親兄弟親侄兒,何必兵戎相見這麼嚴重啊。”太保周聞立即說道。
“其實他們的要求也不算過分,也符合我大涪以往的規定,那就答應他們,讓他們撤兵吧!”這一次說話的是太尉尹正。
緊接著,陸續又有好些官員發言,表示支援楊獻答應眾位王爺的條件。
這些官員能夠成為朝中重臣,都是精明無比的人,這是從楊獻的表情就能看出他準備答應王爺們的要求的,所以就爭著表達自己的態度。
“宇文司徒,你怎麼看這事呢?”見朝中許多大臣都支援答應王爺們的條件,楊獻十分高興,他一轉頭向站在左下手第一位的司徒宇文護問道。
“陛下,微臣不同意大家的看法。”宇文護的聲音不大,可是聽在在場眾人的耳中卻如同霹靂。
“那以宇文大人的想法,我們如何處理這件事情呢?”楊獻有些意外的向宇文護問道。
宇文護抬頭看了看坐在上首的楊獻,又轉過頭看了看大殿上的眾位大臣,臉色十分嚴峻。
“陛下,諸位同僚,在下認為,此例不可開,如果因為他們兵臨城下,我們就答應他的條件。那陛下的威嚴何在?我大涪的威嚴何在?陛下是我大涪的皇帝,應該是至高無上的,我所有的大涪百姓都應該明白這一點。”
宇文護的聲音鏗鏘有力,一時之間,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好半天之後,才有人有些猶豫的說道。
“宇文大人說的十分在理,可是王爺們已經兵臨城下,若等他們攻進西京城,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正如陛下所言,我等食大涪俸祿,就應該為朝廷賣命。我們這麼多裝備精良的京城守衛,難道還對付不了這幾十萬烏合之眾。我宇文護把話撂在這裡,若真有城破的那一天,我就站在城門口,任憑敵人的鐵蹄將我踩成肉醬。”
宇文護狠狠的盯著發言的那個大臣,嘴裡大聲說道,使得那個大臣低下了頭,不敢再多言一句。
“宇文大人說得微臣熱血沸騰,微臣雖為一介書生,但也是有血性的,若真有那一天,微臣就和宇文大人站在一起,讓他們看看我大涪朝臣是不怕死的。”
文官的後方,又有一個聲音傳來,大家轉頭一看,原來是楊獻為帝后封的吏部侍郎陳遠航。
司徒宇文護目前權傾朝野,而吏部侍郎陳遠航也是新皇楊獻眼中的紅人,他們的話影響了一大批人。緊接著,許多大臣都開始發言,一邊倒的支援死守西京城。
這一次發言的大臣很多,朝堂上一下子熱鬧起來,好半天才慢慢平息。
“城外帶兵的都是陛下的兄弟子侄,鬧到現在這地步已經不該,這仗沒有必要再打下去了,死的都是我大涪的熱血男兒,老臣願意親赴城外,為陛下協調此事。”
正當朝堂上,眾大臣認為大事已定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