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兩二鍋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四章 繼續出招,十三皇子,壹兩二鍋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初戰告捷,極大提升了眾王爺計程車氣,經過精密的策劃之後,他們又開始出招了。

這一次出手的方向是軍方,楊明雖然已經被殺,但是他的軍方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現在大涪軍方各支部隊,都還有對楊明的遭遇十分不滿的人。

楊獻當皇帝之後,也努力對各支軍隊進行清理,想盡可能消除楊明的影子。可是楊明在大涪軍方這麼多年,有著眾多的支持者,要想消除他在軍中的影響,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楊明已經死了,許多對楊明忠心耿耿的人,現在把支援的物件,悄悄的轉移到他的兒子,朝廷新封的福王楊順身上。

所以這一次眾王爺從軍方對楊獻下手,楊順背後的軍方勢力起了極大作用。

這一次他們針對的物件,就是目前朝中的紅人,新皇楊獻的親舅舅,朝廷新封的護國公、司空李悅。

要說在朝中的大臣中,這些王爺們最痛恨的一個人,當然非這李悅莫屬了。

這一次李悅奉新皇楊獻之命,帶兵對抗於鮮率領的楚軍,造成了大涪許多人對他極度的不滿。

首先,李悅率領四十萬大涪精兵,再加上一直駐紮在雲州的龍武軍,還有云州本地的邊關將士,士兵人數遠遠超過了楚兵。

在這種情況下,在大涪本土作戰,將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優勢全部佔盡的李悅,卻在和於鮮對抗的過程中節節敗退,折損了近十萬大涪士兵。

這樣的戰績,比起當年的勝王楊明,那是差了十萬八千里,在許多軍方將士心目中,這是大涪軍人的一種恥辱,而這恥辱的創造者李悅,則成了大涪軍方許多將士背後痛罵的物件。

而對於這些王爺們而言,更是對李悅恨之入骨。

這個李悅打仗沒有多少本事,搞陰謀詭計,進行窩裡鬥他卻十分在行。在這次和於鮮的對抗中,吳王楊雲明明已經拖住於鮮的精銳部隊,使得他在主戰場上的兵力三倍於敵人。

在這種情況下,李悅為了消耗楊雲的兵力,實現削減封王王爺實力的目的,居然甘願放棄擊敗楚國人的大好戰機。

而在退兵的過程中,這李悅居然還以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偷襲了寧王楊延的封地,殺死了楊延封地上許多士兵,還抓走了楊延封地好些官員。

在唇寒齒亡的想法下,這些封王王爺對於李悅這一個楊獻代言人十分痛恨,現在聽說要對付他。大家都來了興趣,紛紛出謀劃策,要好好的給李悅找一點麻煩。

讓楊雲沒有想到的是,眾封王王爺對付李悅的第一件事,就跟自己有關係。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在皇宮宴會結束之後,楊雲繼續了低調的作風。大多數時間待在自己的府裡,不到萬不得已儘量不和朝中的貴族和官員接觸。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朝中的百姓開始瘋傳楊雲封地守衛戰的真相,甚至有誇大其詞的現象。

大家瘋傳的主要內容就是,吳王楊雲率領三萬多封地士兵,居然將楚國兵馬大元帥於鮮,親自率領的十多萬楚國精兵,逼得沒有脾氣。

而手握重兵的李悅, 卻在兵力佔優的情況下,瞻前顧後,多次貽誤戰機,這樣的人不配為大涪統兵將領。

楊雲在封雲對抗於鮮這事情,大涪的老百姓們知道的並不多,但現在在有心人的不斷傳播和誇張下。楊雲高大的形象,和李悅的愚蠢與無知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這些有心人不斷的推波助瀾之下,楊雲的形象變得十分高大。當百姓們聽說,李悅為了獲得戰功,居然刻意陷害楊雲,並且向朝廷瞞報楊雲的功勞的時候。

西京城中的百姓,下至販夫走卒,上至達官貴人,都義憤填膺,開始了對這李悅的漫天責罵。

呆在吳王府中的楊雲,聽到這一訊息後不由暗暗叫苦,自己在西京城中儘量避免麻煩,沒想到麻煩還是主動找上了自己。

首先,發生這樣的事情,李悅和他身後的楊獻,一定會以為是楊雲在老百姓中傳播這一訊息,憑空招致了,他們對自己的忌憚。

可以想象,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無論是這位司空李悅,還是李悅身後的新皇楊獻,甚至是忠於楊獻的一些官員,都很可能有一些針對自己的行動。

其實楊雲也不難猜出,在背後推波助瀾的這些人,就是京城中已經結盟的各位王爺。

他們這一舉動真可謂是一舉多得,既可以將自己拖下水,還能讓司空李悅聲譽掃地。

“看來這些王爺背後,是有高手指點的,這一下,我們成了黃泥巴落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成蛇

青河雪

我解除安裝了黃毛系統

松岡唯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