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兩二鍋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出使流夷,十三皇子,壹兩二鍋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流夷人這次受到這麼嚴重的打擊,估計兩三年內無法再到大涪境內進行襲擾了。但是流夷所在地區地廣人稀,要想派軍隊徹底消滅他們,那是十分艱難的,首先補給就是一個非常麻煩的問題。
十年前一支大涪軍隊由於過於深入流夷腹地,最後糧食耗盡,反而被流夷人擊潰。
還有,若戰事太久,大涪的頭號敵人楚國一定不會放過這趁機偷襲的機會的。最不願出現的現象是,若真把流夷打慘了,他們投靠了楚國,那對於大涪而言,可是很大的麻煩。
所以涪皇在朝中大臣的建議下,準備派人出使流夷,給他們宣傳大涪對他們的政策,讓流夷人能夠理解到大涪的善意。最好能夠幫助大涪對抗楚國,再不濟也能在大涪與楚國作戰時不拖後退。
在究竟派出作為使臣這事也爭論了好久,這人既要對這項政策充分理解,又需要能說會道。還有,此人須得在朝中有一定地位,方能體現大涪朝庭的誠意。
在這幾種前提條件下,楊雲的名字很快被提了出來。首先,他是此策的最初提出者,肯定非常瞭解。此外,又是大涪新進出現的才子,表達當然沒有問題。最後,以皇子的身份出去足以代表朝庭的誠意。
當人,也有人提出異議。楊雲現在還沒有滿十五歲,此外,楊雲膽小懦弱的名聲也成了阻力。
就在朝中眾官員猶豫不決之時,勝王楊明站出來極力推薦,認為楊雲有實力擔當此任。於是,涪皇單獨召見了楊雲,想聽一聽他自己的看法。
楊雲來到這個世界,一直想要作出一番事業的,此行雖然有一些危險,但這樣的機會卻是少有的。如果沒有危險的任務,可能輪不到自己頭上。所以,沒有太多的猶豫,他就接受了此次任務。
楊雲自己願意接受此次任務,朝中反對的聲音小了許多,因為周邊國家有十四歲拜相的,楊雲快十五歲擔任使臣也讓人勉強可以接受,這事就這樣訂了下來。
楊雲第一次擔任這麼重要的任務,這事當然要認真對待。所以,接下來的日子,楊雲幾乎沒有出門,坐在家中惡補流夷相關知識。
同時,姚俠帶領一些好手,組建一個商隊,先行出發,計劃在流夷的首府陽亭尋找一落腳之處,以備不時之需。
八月初六,這是大涪人認為十分吉利的日子,朝庭把這一日選作楊雲出發的日子。朝庭安排負責護衛他出行的武將叫唐洪源,是大涪的壯武將軍,他帶著二百名久歷戰場的精銳,再加上楊雲府中的巨遠光和戚威等,以及皇子府的護衛和服侍下人一百餘人,組成此次出行隊伍。
西京城東門,站滿送行的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玉妃司馬玉和勝王楊明瞭。
“孩子,流夷路途遙遠,路上有多處險惡之地,流夷人又有許多窮兇極惡之徒………”兒行千里母擔憂,司馬玉本來很不願意兒子接受這樣危險的任務,但兒子態度都異常堅決。所以,臨別之際,拉住楊雲的手,似乎有說不完的話,也有流不盡的眼淚。
“老十三,臨行之時,皇兄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套軟甲,穿著輕便,但防禦力極強,送給你啦!”剛從前線返回不久的楊明,一邊說著,從手下手中接過一個包裹,順手遞給楊雲。
接下來,鐵山父子、鍾文睿夫婦、燕飛飛等,都一一前來向他告別,甚至連太傅趙乾都派人送來一幅字,上寫“不負重望”四字,還有鄭小七,自己無法露面,也派人前來送行。
一句句關切或鼓勵的話,一件件暖心的禮物,讓楊雲感動不已。他在心裡暗暗告訴自己,此行一定要把這件事辦好,並且安全歸來,以不負眾人期待。
終於要走了,楊雲向大家依依惜別,上馬車那一瞬,他回了一下頭,看看眾人,又看看眾人身後,想找一個應該來的影子,但是始終沒有見到,只好一轉身,走進馬車。
車行兩三里,一行人經過一個小山坡,楊雲拉開馬上上的簾子,回首看看即將離去的故土。忽聽一陣古箏之聲,緊接著,有人吟唱起來。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
聽到這聲音,楊雲立即知道,這是池麗來了,因為這首《行行重行行》,正是楊雲給池麗“寫”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