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瀾玉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 失之交臂,新龍游天下,梔瀾玉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寧靜的朱家村,朱阿福這個被視作“傻子”的善良青年,引領著太后、徐智升和蘇心慈來到自家那質樸的居所。朱阿福興奮地呼喊:“這個就是我們家了,娘,我回來了,我帶了騾糞回來了。”
失明的太后聽覺格外敏銳,聽到朱阿福提及“騾糞”,不禁又驚又奇,心中暗自思忖:“那人不會把我們當騾糞了吧?”
蘇欣慈趕忙笑著解釋,原來朱阿福的確撿了些騾糞放在簍中。隨即,阿福和他那慈祥的母親迎了出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婦人竟是白珊珊的救命恩人。婦人熱情地將他們請入屋內,端來清水,擺上新鮮的水果,以最淳樸的方式招待著這些不速之客。眾人稍作休息,飲水暢談,表達感激後便欲起身告辭。就在此時,白珊珊恰好從內室走出,她禮貌地與眾人微微點頭示意。待眾人出門後,她才如夢初醒,心中暗驚:“這不就是天佑哥和玉兒苦苦尋覓的母親嗎?”
她心急如焚,不顧一切地衝出門去,試圖阻攔眾人離去的腳步。然而,重傷未愈的她,喉嚨喑啞無法發聲,雙臂無力難以揮動,只得用顫抖的雙腳在地上艱難地劃下“國主找您,您別走”。可惜,眾人皆茫然不解其意。不明就裡的婦人擔心耽誤行程,急忙將白珊珊拉回屋內。白珊珊眼睜睜地看著太后漸行漸遠,消失在視野之中,滿心的焦急與無奈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卻只能徒嘆奈何,默默祈求上蒼能再賜機緣。
與此同時,楚天佑一行人風風火火地趕到了朱家村。面對眼前陌生的岔路,眾人一臉茫然,不知所措。楚天佑瞧見路旁有位路人,趕忙上前禮貌詢問:“請問朱家村怎麼走?”
路人熱情回應:“前面這條路便是通往朱家村的,不過朱家村分為上村、下村和中村。”
丁五味驚訝地插話:“不在一塊兒啊。”
路人耐心解釋:“不在一塊兒,前面三岔路,往右上山是上村,左臨湖邊是下村,直走三百尺呢……”
丁五味自作聰明地搶答:“是中村。”
路人笑著搖頭:“不是,是個大窟窿。”
風生衣疑惑地追問:“大窟窿?”
路人繪聲繪色地描述:“是啊,前些日子一場暴雨引發山洪,沖毀了路面,形成一個大坑,無法通行了。”
楚天佑接著問道:“那中村該如何走呢?”
“我不是正要告訴你嗎,前面三岔路,往右上山是上村,左臨湖邊是下村……”
路人還未說完,丁五味卻聽得不耐煩,急忙打斷:“大哥大哥,這些您都說過了,我們只想知道中村怎麼走。”
路人不緊不慢地說:“不要上山便是中村咯。”
楚天佑仔細確認:“額…那您的意思是:往右上山是上村,不上山便是中村?”
路人肯定地點頭:“正是。”
楚天佑感激致謝:“那多謝您了。”
路人客氣回應:“不必客氣。”
說完便悠然離去。丁五味望著路人背影,無奈吐槽:“真是的,幸好咱們不是短命鬼,不然等他講完,大家都該入土為安了。”
楚天佑則苦笑著說:“都怪咱們太心急了。既然有上中下村,那咱們便分頭尋找,記住,要找的便是畫中的人。”
言罷,楚天佑與風生衣毅然踏上通往朱家村上村的山路,腳步匆匆,眼神中滿是對親人蹤跡的期待與追尋。
白珊珊這邊,朱阿福揹著竹簍,滿心歡喜地準備去溪邊捕青蛙。臨行前,母親慈愛地遞給他五個銅板,反覆叮囑:“兒啊,回來時記得買半斤鹽,若是遇到那愛騙人的阿水,千萬莫要理會。”
朱阿福乖巧點頭,蹦蹦跳跳地出發了。此時,楚天佑與風生衣在上村途中偶遇一位樵夫,楚天佑急忙取出畫像,恭敬詢問:“朋友,請問您可見過此畫中人?”
樵夫看了一眼畫像,不假思索地回答:“見過見過,只是不知她此刻身在何處,不過我可帶您去曾見過她的地方。”
楚天佑心中雖疑,但仍禮貌答謝:“那就多謝您了。”
樵夫伸手示意“請”,風生衣敏銳地注意到樵夫那白皙細嫩的雙手,不禁眉頭緊皺,望向楚天佑。楚天佑亦有所察覺,卻以眼神示意噤聲,不動聲色地問道:“兄臺可是朱家上村之人?”
樵夫鎮定自若地回答:“正是。”
楚天佑又問:“兄臺平日以砍柴為生?”樵夫點頭稱是:“沒錯。”楚天佑心中暗自起疑,卻只是輕聲“哦”了一下。
另一邊,一個賊眉鼠眼的男子正悠閒地靠在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