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漢的天真變了
火柴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章 大漢的天真變了,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火柴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人再次高呼皇帝聖明。
劉據深知這些繁文縟節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
他輕輕拂手,面色一轉,沉聲道:“齊王謀反已被平定,劉屈髦當場伏誅,朕是時候要算一筆賬了。”
劉據對新上任的御史大夫張湯道:“固君,取消齊王封國,其名下食邑盡數收回,所有財產皆充入國庫。對其進行全國通緝,有提供線索者,必有重賞。”
”至於他的直系親屬,無論男女老幼,皆貶為庶人,關禁在新設立的宗人府內,非朕親自允許,不得外出。”
張湯沉聲道:“陛下,臣覺得您太過仁慈,應將他們流放嶺南煙瘴之地,永生不得回中原。”
劉據擺了擺手,繼續說道:“至於劉屈氂,家中老幼也一概關押宗人府,將其宅邸查抄,所有參與謀反的幕僚、門客、家奴,一個都不許放過,皆以同謀論處,斬首示眾,曝屍三日,以儆效尤!”
此時有一位大臣朗聲道:“陛下開恩,劉屈氂無論如何也是皇族宗親,也僅僅是此次謀反案從犯,其家人和門客是無辜的啊。”
劉據瞥了一眼此人,看向張湯道:“張湯!”
張湯冷笑一聲,道:“稟陛下,此人乃劉屈氂妻舅,齊王謀反時,錢財甲冑皆有資助,也同罪當誅。”
劉據冷哼了一聲,沉聲道:“羽林衛何在?“
”喏!”
只見數百羽林衛齊聲應諾。
劉據威嚴道:“現在開始,清算朝堂上與齊王有勾結的逆臣賊子,立斬不赦!”
他話音剛落,便有人悲呼道:“陛下,您新登大寶,應大赦天下以求蒼天保佑,而不是血濺朝堂,恐有不祥之兆啊。”
“暴君,暴君啊!”
羽林衛湧入殿內,張湯上前挨個點名,那些被點到名的大臣們,有的瞬間面如死灰,癱倒在地;
有的則強裝鎮定,還在狡辯高呼著“冤枉”。
“陛下,臣只是曾與齊王有過公務往來,絕無謀反之心啊!”
劉據面無表情,張湯絲毫不為所動,每念出一個名字,羽林衛便上前將對應的大臣拖出佇列。
隨著一個個逆臣被拖走,朝堂上瀰漫著血腥與恐懼的氣息。
眾公卿無不面帶惶惶然之色,宣室殿內一片死寂。
劉據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朕並非喜好殺戮之人,但對於謀反叛逆之徒,絕不容情。”
“今日之事,是為了給天下一個交代,也是為了我大漢的江山社稷。朕將重新整頓朝綱,望諸位愛卿以此為戒,若再有二心,這便是下場!”
劉據見朝堂上的齊王黨羽已經被肅清,轉而道:”為確保我大漢江山永固,朕決定,即日起廢除封國制,列位諸侯王即刻遷出封地,此後便長居宗人府,當個太平王爺吧。”
他語剛落,殿內頓時如炸開了鍋一般。
一位曾深受封邑之利的老侯爺,顫抖地說道:“這封國制度乃祖宗之法,傳承已久,怎能說廢就廢?我等家族世代受封,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如今這……這可如何是好?”
張湯上前,冷笑道:“楚王劉延壽,你仗著身為宗室,盡享榮華富貴,卻不思報國恩,反而橫禍鄉里,欺壓百姓。”
“還在封地內私自擴充軍備,囤積糧草,召集江湖亡命之徒,訓練死士,這些行徑,樁樁件件皆有據可查,你還敢抵賴?”
“貶為庶民,永禁宗人府!”
劉據擺了擺手,繼而沉聲道:“廢除封國之事,朕意已決,就這麼辦吧。”
眾公卿懾於剛剛的血雨腥風,此時都在祈求不要牽連自身,哪裡還敢反對?況且這也算劉據家事,順其自然吧。
劉據轉而又對田千秋道:“田相,開始公佈新政吧。”
“新政?”
聽到劉據開口,眾公卿頓時又困惑不已,漢武帝時期可是開創了不少革新之舉。
其實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如何鞏固統治,增加國庫收入,然後集中全國之力抗擊匈奴。
早些年因為文景二帝休養生息,國家尚且有些積蓄,再加上前線不斷傳來捷報,方才有之前的盛世。
但隨著漢武帝近些年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其實民眾的已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只是礙於漢武帝的高壓統治,並沒有暴露出來而已。
無論是大漢黔首,抑或是王公貴族,相較於之前,都不好過。
如今劉據提起新的改革措施,倒是勾起眾人的好奇心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