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應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章 劉瑾驟貴初攬權柄文冕策劃小試牛刀(六),正德皇帝朱厚照,真應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奏章的是刑科給事中呂翀。
劉瑾知道朝臣不會善罷甘休,雖然有思想準備,可也沒有想到這麼快就來了。
張文冕要他先禮賢下士,然後清除政敵,他一看這份奏章就想,恐怕得倒過來。
他知道別人都在看他對此疏的反應,所以雖然既恨又怕,表面上卻不動聲色。
他一時拿不定主意,想想也不忙一時,看完就擱在一邊。
午時,司禮監太監照例到正德跟前聽事。
在乾清宮外,提升為乾清宮管事的馬永成悄悄對劉瑾說:
“萬歲爺正煩著哩,你小心一點。”
“為何煩惱呢?”
“還是李東陽的事。”
劉瑾點點頭,與其他太監進宮。
果然,正德正在御座上發愣。
正德接受他們叩拜後,抬眼看著他們,眼珠兒滴溜溜轉了轉,便令其他人宮外去侍候,單留下劉瑾。
“你來得正好,朕要你到李東陽府上走一趟,這老小子生氣了,不上班。”
劉瑾心裡怦怦劇跳。
過去他跟正德談政事,只能逮住機會敲敲邊鼓。
往後,他能正兒八經跟他談論了。
他強忍著興奮的心情,覺得正德今天分外的可親可愛。
“回萬歲爺,劉健和謝遷今天離京,李東陽去郊外餞行。”
正德恨恨說:
“朕剛接到谷大用西廠密報,他們早散了,劉、謝兩人上路多時了,”說到這兒,他的神色惆悵,竟有戀戀不捨之意,“李東陽回府再接著寫辭呈。”
劉瑾也嚇一跳。
“內閣不就沒人了?萬歲爺留下他,他高興還來不及呢,為何還要辭呢?”
“他們讀書人的處世你不會理解的,大學士呈辭,得請求三次後才準辭,不然就沒有面子。李東陽餞行時讓劉、謝諷刺一下,覺得不好意思,回府後繼續寫辭呈。”
“奴才早就看出劉健和謝遷不是好東西,臨走還給萬歲爺添麻煩。”
“李東陽見他們要走了,心裡感傷,你不知道他特多愁善感,就哭了。哪料劉健趁機諷刺他一句,說哭有什麼用,廷議時能像他們那樣堅決,這會兒也能一塊兒走。看樣子倒巴不得能走。”
劉瑾嘬起嘴巴。
“鬧得那麼兇,原來要萬歲爺煩他們,好放他們回老家。”
正德喟然長嘆。
“哪料他們如此無情無義,竟以進為退,中計了!今兒看奏章有沒有挽留他們的?”
劉瑾一聽這話,心裡七上八下。
倘若正德讓呂翀的奏疏打動了,決定自此改過自新,挽留劉、謝兩人,他劉瑾可就死定了。
“依奴才看,有些人挽留他們是正常的,挽留的奏章會越來越多。他們肆無憚忌譏刺李東陽,顯然自信,他們的黨羽會大肆鬨鬧。做了那麼多年輔臣,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總有人為他們搖旗吶喊。倘若鬧起來,局面就大大不妙了。奴才以為有必要消除他們的流毒。”
不用劉瑾提醒,正德也為這事擔心,甚至有點後悔同意他們辭職。
後悔歸後悔,開弓沒有回頭箭,他既然要揚威,接下來最重要的是穩定局勢,免得發生混亂。
“朕知道這個道理,單獨留你下來,要你好好配合。緊要關頭,手段要狠,甚至殺一儆百。”
劉瑾心裡有底,才將呂翀那份奏疏說了。
正德似乎等著有人來撞槍口,想也不想就說:
“令錦衣衛將這人逮進詔獄。”
劉瑾精神一爽,才發現自己渾身被冷汗溼透了。
正德接著說:
“你去找李東陽傳朕的口諭,就一句話,朕問他,大明江山還要不要?如果他幡然改悟回內閣,你就回府準備晚上慶功宴。他要是不肯聽命,他立刻進宮稟報,一刻都不要逗留。還有,要儘快廷推新輔臣,吏部尚書焦芳識大體,朕要他進內閣,另一個人選,原則是要朕在東宮時的講官。”
劉瑾領旨來到李閣老胡同。
李東陽一聽說劉瑾來了,索性裝起病來。
他讓家人擺香案接旨,自己在房裡磨蹭半天,才哼哼唉唉、一步三搖出來,彷彿真的病得很厲害。
劉瑾站在香案前代正德問話,就那麼一句“大明江山還要不要”。
李東陽嚇得汗如漿出,連病也不裝了,忙坐轎進紫禁城上班去了。
劉瑾得意洋洋回府,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