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應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群雄捨命救邢老虎 國戚作惡遇餘青天(三),正德皇帝朱厚照,真應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太廣,竟是一件大案呢。前回盤查梧州銀庫,竟存放著六十萬兩的鹽賦軍賞銀沒有上解,牽連的官員少說上千人,前總督潘番、劉大夏以及布政使等人都脫不了干係。”

正德沉吟無語,他越想越心驚,大明天下到處貪墨成風,竟沒有一塊淨土。

他沉吟許久。

“當時朝臣諫朕要殺你們,朕心裡也懷疑你們胡作非為,沒想到他們更糟糕。這些人嘴巴上一套,暗地裡一套,讀聖人書都是怎麼認道理的?”

“他們哪裡是好人。當年要殺奴才等人無非為著把持朝政,說穿了是要得著更大的利益。心裡打的是私心,嘴巴上卻說得冠冕堂皇,沒有一件不是為國家著想。萬歲爺既然看清他們的真面目,此後只用奴才這些人罷。”

“自古以來全用宦官執政的只有南漢的劉龑,他那個小朝廷,想做官的必先閹了。中進士的人頭一件事就是先閹割。這種荒唐事朕怎能做呢?不管怎麼說還得用他們辦事的。不能將他們整得太慘了。”

“萬歲爺放心,官場上混的最懂得保護自己。好比一隻貓,從樹上跌下來,總是四隻腳最先著地,比尋常老百姓強多了。”

正德笑了。

“很多下場也很慘的。武則天時,內官見新科進士,就說又來一批送死的。”

“當官的倒黴也不全是朝廷虧待他們,也有貪婪的,也有殘暴的,總之為名為利為做大官,當然也有身不由己的。奴才說他們懂得保護自己,是他們不論碰到什麼情形,都有辦法儘量減少損失,就算身不由己,也會用最好的辦法保護自己。”

“照你說的,官場倒是培養人的最好地方。”

“誰說不是呢?”

“朕到河南,碰到江西巡按陸完逮進京,你知道此人犯什麼罪呢?”

“奴才不大清楚,只聽說跟他的舅舅吳儼有關。吳儼是翰林學士,照奴才看是不想當官了。現在雖然還是好多人削尖腦袋想往上爬,可也有好多人不想當官,跟以前有點不一樣。年初大計群吏,萬歲爺沒有讓他們覲見,但也照例要黜免一批壞官,重用一批好官。吳儼自己不想當,劉瑾不得已讓他致仕了,想必生他的氣吧,所以連累他的外甥。”

“這樣說來,也不是他的過錯。他舅舅不當官關他什麼事?讓他繼續做官吧。朕這段時間心情不順,不大理事,官員還有哪些大的變動呢?”

谷大用一直以為三品以上是正德拿的主意,聽他這麼說,才知道他連大員變動也不知道。

這麼說來,年初大計群吏,地方正官都得上京述職,劉瑾就這一筆不知道撈了多少!

谷大用心裡不無嫉妒。

他知道吳儼家裡有錢,劉瑾索賄不得,便勒令他致仕。

谷大用知道內幕,卻替劉瑾遮掩,心裡頓覺五味雜陳。

照例三年一次朝覲,大計群吏,地方主官上京述職,朝覲年俗稱“京官收租之年”。

地方官到京後得向各衙門大把使銀子,好衙門多得,壞衙門少得。

有一句俗語叫做:“知縣是掃帚,太守是畚斗,佈政叉口袋,都將往京城抖。”

京城每到這一年,就有專門向朝覲官放債的高利貨者。

朝覲官又有官做了,回地方任職,屁股後往往跟著討債的高利貨者。

谷大用當然也得到不少好處。

可連三品官任用也是劉瑾說了算,他得到的好處跟劉瑾比起來,自然是九牛一毛。

他知道這個事實後有點精神恍惚。

作為同黨他不敢拆劉瑾的臺,可這次忍不住要告他的黑狀。

“回萬歲爺,朝覲年變動太多,奴才也記不得許多。二品就禮部尚書劉機父親去世,他回家守制三年,由周經接任。周經原是致仕官,這回又起用了。”

“既是致仕重新起用,必定有什麼說法吧?”

“回萬歲爺,劉瑾為了報答救命之恩,才起用周經。”

“周經於劉瑾有救命之恩?”

“周經沒有,可週經的女婿曹元救過劉瑾一命。這事奴才最清楚了。劉瑾自小投靠太監劉順入官,年輕時殺了人,論罪該死。曹元跟他十彎八拐扯上姻親,說情救他一命。劉瑾執政後最恨的是陝西官員不跟他套近乎,他以為人家瞧不起太監。操江總督雍泰是先朝重臣,一直沒有跟劉瑾套近乎,劉瑾一提起他就恨入骨髓。曹元是陝西人,以前任甘肅巡撫,雖然對劉瑾有救命之恩,可從來不找劉瑾,劉瑾一提起他就傷心得要死,有一回喝兩杯,還差點兒想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成蛇

青河雪

我解除安裝了黃毛系統

松岡唯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