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應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章 安化王造反亂寧夏 楊一清獻計說張永(一),正德皇帝朱厚照,真應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德五年二月,天氣十分寒酷。
劉瑾出宮回石大人衚衕府第,令丘得請來張彩。
彈劾焦芳的奏章太多了,劉瑾不能等閒視之,他要與張彩打算一下如何處理。
張彩一聽就來勁。
他在吏部任職,雖說大權獨攬,可焦芳不時給他一張名單,要他照單提拔。
張彩不好得罪他,但免不了有些不盡人意,焦芳常常找他鬧,兩人的關係很糟。
焦芳讓人彈劾得體無完膚,張彩正要抓住機會落井下石,只是時機不成熟,一直沒有輕舉妄動。
劉瑾找他商量此事,時機成熟了。他說:
“照下官的意思,將他免職算了。”
“咱家不是沒有這個打算,可你想想,咱家沒有幾個心腹,去年支走劉宇,已有許多不便,如果再支走焦芳,就更難了。”
“只要劉太監注意收攬人才,天下何患乏才?下官為劉太監考慮,這幾年來劉太監得罪許多官員,雖說要革新在所難免,可畢竟對國家有利,對劉太監本人不利。天下誰都知道焦芳禍國殃民,別的不說,光他在泌陽蓋豪宅,動用數郡民夫,搞得怨聲載道。劉太監將他革除,正好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你的意思,咱家將得罪百官,全推在焦芳身上?”
“難道他不該負責任嗎?為政之道,只能循序漸進,猶如古人說的治大國如烹小鮮,不能隨意翻動。劉太監得罪那麼多官員,全是操之過急的緣故,而過急的措施,哪一條不是焦芳的鬼主意?”
劉瑾想想也是,幾年出的差錯大多跟操之過急有關。
張彩經常諫他不要操之過急,全心全意為他著想,不像別人只打自己的如意算盤。
尤其是焦芳,操之過急的舉措大都與他有關。
但是,撤掉焦芳,他又失去一個得力人手。
焦芳對他敬重有加,也幫他許多大忙。
關鍵還救過他的命,所以他下不了決心。
“焦芳跟我說過他想退,他知道官當到頂了。他做夢都想取代李東陽。可李東陽雖然比他入閣早幾年,年紀卻比他小。劉太監沒有討厭李東陽,關係還捉好。皇上也還喜歡他。更重要的是,雖說李東陽清譽大不如前,可他不像劉太監肯任怨。不管誰犯案,他都做好人,出手拉一把,聲望還是有的。焦芳一直不能如願以償,見李東陽的氣色那麼好,也沒有橫死的可能,他知道要成為首輔的可能性極小。”
“他不但做事操之過急,而且不擇手段。”
兩人正說著,下人通報曹元來訪。
劉瑾忙起身去迎接。
因為有救命之恩,劉瑾對曹元一向特別敬重。
他看到曹元忽然想,何不讓他入閣呢?
雖說曹元對他一直敬而遠之,可畢竟知道他是真心的。
曹元入閣,當作他再次知恩圖報。
人非草木,難道曹元不會反過來回報他嗎?
劉瑾主意已定,坐下來便對曹元說:
“王鏊致仕半年多了,劉宇仍在病假,一直沒有推薦新閣員。待我奏明萬歲爺,推曹大人入閣如何?”
曹元臉上略現驚慌的神色,但瞬間就自然了。
他打著哈哈說:
“多謝相爺栽培。下官在兵部,大大小小的事,相爺都安排得十分妥當,閒得很。反正閒也是閒著,入閣拜相,還能光親耀祖呢!”
劉瑾聽這話覺得彆扭,有點後悔先跟他打招呼。
曹元臉上現出驚慌的神色卻沒有逃過張彩的眼睛。
張彩知道曹元跟他一樣擔心,劉瑾不計後果作威作福,再次大政變是不可避免的。
劉瑾革除弊政,推行新政,讓積重難返的大明朝煥發一新,是國家之福。
劉瑾本人卻禍在不測。
大禍不在劉瑾生前發作,必在劉瑾身後發作。
也就是說,劉瑾折辱百官,總有一天,新賬舊賬都會翻出來算一算。
張彩與曹元都隱隱覺得,正德悠閒地做甩手掌櫃,但總有一天會出來做好人。他會犧牲劉瑾,給被折辱的文武百官一個交代。
這是官場上規律,並且不斷地重複。
有時禍害不大,有時為禍慘酷。
道理並不難懂,可為了做高官,即便賠上性命而在所不惜的,也大有人在。
可總有人把命看得更值錢,不願冒險。
比如張彩,還有他曹元。
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