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調回張蒼
回顧雲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章 調回張蒼,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回顧雲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話的乃是袁盎,剛被他哥保舉成為大漢朝的中郎,有了參加朝會的資格。
他曾經是呂祿的家臣,本應該在倒呂行動中被除掉的,可他當時識時務,主動站出來檢舉揭發了呂祿的種種罪行。
功臣們對他這種行為很滿意,再加上袁盎的兄長袁噲在朝中的官職不小,於是就饒了他一命。
可他袁盎就是一個敢言直諫的直臣,雖然對於其他功臣來說,他算是初入官場,可他冒著交惡丞相周勃的風險,也要維護心中的正義。
他小時候曾找人算過一卦,那算卦的人推算出:他未來會死得很慘,而且是死於性格的剛直。
他哥哥袁噲也曾經說過:“這個孩子性格剛直,堅持原則,不懂變通,早晚會因為這個性格引來災禍啊!”
初出茅廬的袁盎肯定管不了那麼多,一是為了露個臉,讓皇帝看上;二是為了秉持心中的正義,直諫敢言。
不過袁盎的運氣還不錯,這話確實深得劉恆的心,不由得對這年輕人高看了一眼。
但劉恆轉念一想,很快就覺得不對了。
“袁盎,你跟朕來。”
有外人在,劉恆沒有喊雲哥,只是給了蘇雲一個眼神,蘇雲秒懂,立馬跟了上去。
袁盎懷著忐忑的心情跟了上去,劉恆一直背對著他往前走,他看不到劉恆的表情,難以猜測劉恆的聖心。
是要獎賞我,還是要獎賞我,還是要好好獎賞我呢?
別管是直臣、忠臣還是奸臣,大家都有一個做高官,然後光宗耀祖的夢想。
———————
跟著劉恆走到後堂,劉恆走到高皇帝昔日留下的寶劍前停了下來。
“嘶———!”
寶劍已經出鞘,袁盎再定眼看時,劍尖已經架到了自己的脖子上。
一股冰冷的感覺,從脖子傳到大腦,袁盎眼神輕輕一瞥,劍尖離自己的脖子只有不到一個手指的距離……
他倒吸了一口氣,卻發現緊張的根本吸不上來。
劉恆帝王之氣盡顯,對比朝堂上對周勃恭恭敬敬的樣子,簡直判若兩人。
“袁盎!我該斬了你!”
袁盎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陛下,臣實無罪啊!”
“還說無罪!袁盎,你身為中郎,應該知道大漢律令,妄議有功之臣,該當何罪?”
袁盎低著頭,像犯錯的孩子一樣,“理應…杖20……”
“知道就好,來人,杖20給我狠狠地打!”
劉恆對著趕來的行杖官使了個眼神,那人深知其中的規則,將袁盎拉了出去,在外人看來,結結實實的打了20杖。
在外人看來重重地,其實都是裝的,重重地舉起,輕輕地放下,打了20杖連點痛感都沒有。
雖說打了袁盎,實則是對他變相的一種保護。
他一個小小的中郎,妄議右丞相周勃必然會遭到朝中大臣的記恨。
雖然袁盎說的聲音很小,又離著劉恆很近,但是在宮裡根本瞞不住事,這事很快就能讓所有人都知道。
劉恆罰過他,一來是給周勃看的,表現了劉恆對周勃的信任,二來是為了保護他,希望他不要那麼直。
官場之上要講究方法,不是直來直去就能解決的,剛直的直臣往往下場都不是很好。
不過他這頓打也沒白挨,算是入了劉恆的法眼,得到了劉恆的賞識。
————————
“雲哥,你看這事我處理得怎麼樣?”劉恆一刻也沒有閒著,邊處理奏章邊詢問蘇雲。
蘇雲想讓他抬起頭來,於是豎了個大拇指,表示對劉恆的肯定。
劉恆這才放下筆,靜靜地聽雲哥講。
“你想要提拔一些年輕的臣子,用於對抗朝中有功的老臣,這想法是對的。
不過他們的權力很小,在朝堂中根本沒有話語權,即便再讓他們發育十年,也不可能是朝中老臣的對手。
要想削弱朝中老臣的權力,就必須提拔另一批老臣,讓他們相互制衡,從而分身乏術,無暇顧及你;
到那時,你再提拔一批新的臣子,逐漸將兩股勢力通通替代。
這些天我觀察下來,正好有一個人可以用來牽制周勃陳平的注意力。
淮南國的張蒼。”
……
劉恆登基後要求,全國滿十歲以上的劉姓諸侯王必須趕往封地,不得在京城中逗留。
淮南王劉長就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