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雲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章 賈誼獻策,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回顧雲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前處理韓王信後代時,劉恆就感覺蘇雲的表現不太對勁,在聽了今天二人的對話後,劉恆已經將所有的事情連在了一起。

原來韓信沒有死,原來是雲哥將他保了下來,好一個雲哥,好有本事啊!

他雖然發現了,但他沒有選擇拆穿。

等劉恆召群臣進來時,呂后早已帶著笑,沒了氣息……

“先皇后,駕崩了……”

群臣一聽,皆掩著面目哀傷,實際上只有極少數人表情略有悲傷,大多數人就是光打雷不下雨。

呂后的政治身份敏感,影響劉恆地位的正統性,群臣都知道劉恆有手段,而且還坐穩了皇位,誰也不敢在這時候哭得很傷心。

只有蘇雲,默默地離開了皇宮,迎著大雪,迎著寂寞……

淚水和雪水摻雜著從臉頰緩緩滑落,凝結在腳印裡,蘇雲就這樣披著大雪,漫無目的的走著,走著……

……

公元前180年,呂后於長樂宮中去世,享年62歲,死後葬於長陵,和劉邦合葬。

由於呂后早已沒了權勢,所以呂后的死並未在朝中引起多大的響動,很快,朝堂上就恢復了以往的樣子。

劉恆一直在想辦法提拔一批年輕人才,利用他們來削弱軍功集團的勢力,可惜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賈誼的一篇文章。

他對這個年輕人充滿了興趣,於是專門將他召進宮中,對他進行了考校。

雖然賈誼現在只是一名文學博士,但是就文學造詣方面,漢朝沒幾個人是他的對手。

因此劉恆提出的問題,他都能對答如流。

而且賈誼還年輕,身為年輕人,做事總是比較激進,總能提出求穩的群臣看不出來的問題,讓劉恒大加稱讚。

劉恆才23歲,也是年輕人,他們是同齡人,自然在許多問題上有相同的見解。

和那些喜歡彎彎繞、有很深的政治頭腦、仗著軍功不把劉恆放在眼裡群臣相比,和賈誼說話真的很舒服。

劉恆自以為是遇到了知己,於是提拔賈誼為太中大夫。

賈誼可開心壞了,在口頭表示效忠劉恆的同時,提出了一個方法,可以幫助劉恆解決一個心腹大患。

劉恆有三個心腹大患,功臣、劉姓諸侯王、匈奴。

賈誼認為,想要一味地以武力解決匈奴是很困難的,要想徹底根除匈奴的問題,就要不斷地將匈奴漢化。

賈誼舉出了戰國的例子,指出在春秋初期,只有中原地區屬於漢族,透過不斷地向周邊漢化,漸漸地將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同化,增強各地區的民族認同,才有瞭如今的大漢。

春秋戰國打了幾百年,最終卻被西部邊陲小國秦國完成統一。

秦故地許多地方都是西戎人,透過不斷的漢化,讓他們變成中原民族的一部分,這也是秦能逐漸發展的重要原因。

透過不斷地向匈奴進行文化物質輸出,讓匈奴人認識到漢朝物資的好,漸漸地他們就會依賴於漢朝的物資、認同漢朝的文化。

況且,漢匈邊境上許多地區原來就是故秦的領土,當地的百姓仍然保留著許多漢人的習慣,爭取到他們,也是我們反擊匈奴的重要力量。

“因此,我認為一味的武力,很難解決漢匈雙方的矛盾,匈奴人居住於草原,視劫掠為天經地義。

我們只有透過不斷的物質輸出和文化輸出,讓匈奴人逐漸漢化,認同漢朝,我們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徹底擊垮匈奴人的民族脊樑!”

“啪啪啪——!”

賈誼講得非常細緻、全面,劉恆聽完忍不住拍手稱讚。

賈誼講得這一套完全符合現在的情景,劉恆就是想不費一兵一卒,解決漢匈之間的問題,沒想到賈誼就將政策提出來了。

劉恆起身,雙手一拱,彎上腰向賈誼深深行了一禮。

賈誼哪敢受這禮?

這可折煞他了,趕緊上前扶起劉恆。

“朕正愁無法解決匈奴的問題,如今先生如此係統的提出瞭解決辦法,可以讓千千萬萬的將士免於戰火,可以解決匈奴這個漢朝的巨大隱患,先生當得起朕師啊!

既然如此,還請先生回去,將今天說的好好整理一下,寫成一道奏疏,改天奏上來,讓朕好好看看,並和群臣好好商量一下如何實施。”

如此的知遇之恩,足以讓年少的賈誼對劉恆效忠一輩子了。

事實證明,少年的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紈絝到底

我是鍵盤傳說

魔法世界見聞錄

七大罪

修仙少年的逆襲

深海泥鰍

回到大明做美夢

耶斯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