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風雨欲來!大戰將起!
長工絕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7章 風雨欲來!大戰將起!,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長工絕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測與揣測。
道一深吸一口氣,緩緩伸手,輕輕叩響了書院的大門。
“咚……咚……咚……”
三聲低沉的敲門聲迴盪在寂靜的林間,彷彿驚動了這幽靜的書院。
片刻之後,大門被人輕輕推開,一名身著書童服的少年探出頭來,目光警惕地打量著道一。
“請問閣下是……?”
道一微微一笑,拱手行禮,語氣恭敬而溫和。
“在下道一,是大同學宮的弟子。”
“奉命前來拜見師尊秦掌尊。”
書童聞言,目光微微一閃,隨即露出幾分恭敬之色,輕輕點頭。
“原來是道一師兄。”
“師尊早已吩咐過,若師兄前來,便直接帶入後院相見。”
“請隨我來。”
書童說著,緩緩推開大門,帶著道一穿過前院的迴廊,沿著蜿蜒的石徑,向書院的深處行去。
道一跟隨書童緩步前行,目光不由自主地四下打量著這座幽靜而雅緻的書院。
書院中,古木蒼翠,竹影婆娑,四周環繞著低矮的圍牆與高聳的山石,隱隱透出幾分悠遠的書卷氣息。
他曾多次聽師兄們提起過這座“清溪書院”,這是師尊多年前親自設計建造的書院,佈局精妙,結構嚴謹,宛若世外桃源一般。
書院的正中,有一座三層高的書閣,閣頂用青瓦覆蓋,簷角懸掛著幾盞風鈴,微風拂過,風鈴聲輕輕作響,彷彿在訴說著這座書院的古老與寧靜。
而在書閣旁邊,則是一座寬敞的演武場。
演武場的四周環繞著高大的石柱與圍欄,中間鋪設著細膩的砂石地面,空曠而寬敞。
據說,當年無論是大同學宮的弟子,還是外來的武林中人,都曾在此切磋武藝、比試技藝,留下了無數傳說與故事。
道一一路走過,只見演武場上空無一人,唯有幾隻鳥兒在石柱上棲息,時不時發出幾聲清脆的鳴叫。
他的心情也漸漸平靜下來,眼中閃過一抹淡淡的懷念。
“真沒想到,師尊當年來到大堯,隨手所創立的書院,竟依舊保留著原貌。”
“我自入學宮後,便一直聽師兄們談論這座清溪書院,如今得以親眼所見,果真是幽雅寧靜,與世隔絕。”
“難怪師尊初來京城,就馬不停蹄的趕到這裡,在此歇腳了。”
道一心中感慨萬千,目光微微閃動。
就在此時,書童的腳步突然停了下來,轉過身,恭敬地指向前方那座古樸的竹亭。
“道一師兄,師尊正在竹亭中等候。”
“您請——”
道一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緩緩走向那座竹亭。
竹亭中,青竹環繞,清風徐來,一位身著青袍、鬚髮皆白的老者正負手而立,靜靜地望著眼前那片青翠的竹林。
他的身影雖然看上去有些單薄,但卻透著一種深沉而悠遠的氣質。
那是一種經歷了歲月洗禮與風雨沉澱之後,方能散發出的無盡威嚴與底蘊。
這位老者,正是當今天下最負盛名的武學泰斗——秦玉京。
“師尊。”道一緩緩走到竹亭前,俯身行禮,聲音中透著濃濃的敬意與恭敬。
“弟子道一,特來拜見。”
秦玉京聞聲轉過身來,目光中帶著幾分溫和的笑意,輕輕點頭。
“道一,許久不見。”
“自你被派往大堯,追隨昌南王之後,已有數月未曾謀面。”
“如今再見,你倒是比以往更沉穩了不少。”
他的話語中透著幾分淡淡的關切與欣慰,彷彿一位長者在審視著自己多年未見的弟子。
道一微微抬起頭,目光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輕輕點頭。
“多謝師尊關心。”
“弟子此番前來,是奉命向您彙報有關於昌南王蕭寧的近況。”
秦玉京目光微微一凝,眼中閃過一絲好奇與探尋的光芒。
“哦?蕭寧?”
“自從在天機山,得知蕭寧被評為‘甲子魁首’後,我便來到了京城,一路上對他多加關注。”
“他年紀輕輕,便能在武學、兵法、謀略之道上皆展現出不凡天賦,著實罕見。”
“而這次北境之行,聽聞他以一己之力平定叛亂,更斬殺北境悍將魯通。”
“如今回到京城,又與穆起章簽下生死比武之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