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工絕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9章 清流登門,道謝!,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長工絕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昌南王說,打算以洛陵城外為大軍的集合點。”

秦戰依舊沒有聽明白,木木的打量著荀直。

“只是,他報備了十五萬兵馬。”

???

!!!

“什……什麼?十……十五萬?!”

一瞬間。

秦戰也呆呆地愣在了原地,和荀直一起,徹底懵了。

---

翌日。

清晨的京城,積雪未消,空氣中依舊瀰漫著一絲冬日的寒意。

蕭寧站在廊下,目光落在庭院外,顯得悠然自得。

昨夜的風雪已停,但京中的局勢依然波雲詭譎。

相比風雪的清冷,這些高位者之間的暗流洶湧更加令人生厭。

他凝望著北方,輕輕地喝了口茶。

還有三日,就差不多了。

三日之後,他將前往北境。

不多時,許居正、霍綱等幾位清流重臣踏著積雪走進蕭府,眼中帶著複雜的神色。

儘管他們與蕭寧除了孟黨之事外,並無過多的往來,甚至曾有不同的意見,但如今蕭寧毅然決然決定前往北境,這一選擇震撼了整個朝堂。

許居正站在最前,拱手道:“蕭王爺,得知您決定前往北境,我等特來致謝。您此舉非同小可,朝中無人不為之感動。”

“此舉為國為民,這等大義,我等在此謝過!”

蕭寧淡淡一笑,目光平靜,似乎並未為他們的感謝所動:

“不必如此。北境的局勢不容樂觀,朝堂之爭再多,也比不上前線的存亡重要。與其在京中與那些人爭權奪利,倒不如自己親自去看看北境的真實情況。”

霍綱聞言,神情微微一變,語氣裡透著疑問:

“蕭王爺,您本可以繼續在朝中立穩腳跟,何必冒此險?北境形勢複雜,風險極大。”

蕭寧輕笑一聲,語氣中透出幾分不屑:

“霍大人,穩固權勢又如何?現在朝中上下分裂,若北境有變,京城再如何穩固也沒有意義。”

“我此去可不是為了國家,更是為了自己——我得確認,前線的局勢究竟到了何種地步。北境若失,所有的權勢也不過是鏡花水月。”

他的話不多,卻直擊要害。

許居正和霍綱聽得心中暗驚,他們原本以為蕭寧出於大義,沒想到他能如此直白地道出現實的考量。

他們一直高估了自己在朝中的權力爭鬥,低估了蕭寧對大局的看法。

更重要的是,他的身上,沒有半分那等偽君子的氣息。

這等豁達和直爽,此刻更是顯得難能刻骨。

許居正輕輕點頭,嘆息道:“蕭王爺,您的決定實在讓我們佩服。我們都被這京中的爭鬥矇蔽了雙眼,未曾想到北境存亡才是真正的關鍵。”

蕭寧微微一笑,目光看向遠方,語氣依然平靜:

“國之存亡關乎大局,但我的選擇並不是什麼高尚的大義。此行,我只是希望確認北境的局勢,掌控自己未來的命運。”

“若能幫到國家,自然是好事,若不能,也不過是給自己爭取一條退路。”

霍綱不由肅然起敬,他本以為蕭寧會高談闊論一番所謂的大義,但如今看來,蕭寧遠比他們想象中更加冷靜和務實。

他躬身道:“王爺此番前往北境,實為大局所需。我等朝臣定會竭力穩住京中局勢,確保後方安穩。”

蕭寧微微頷首,眼神深邃:

“那就好。朝堂不穩,北境再怎麼守也守不住。希望諸位能守住京中,不要讓我在前線還得分心應付京城的局勢。”

許居正與霍綱相視一眼,眼中滿是敬佩之情。

還記得,四個月前,蕭寧入京!

那時候,他們皆以為蕭寧仍是那個朝堂上的紈絝王爺。

可是呢?

四個月後,北境安危,大堯安危,卻全部都要靠他!

在霍綱和許居正身後,還有幾位對蕭寧瞭解不深的朝臣。

聽到這話,心中皆驚。

對於蕭寧,他們不少人還停留在大堯第一紈絝的階段!

今日的對話讓他們徹底明白,這位王爺早可不是他們印象中的紈絝之徒,而是一個看透局勢、敢於果斷決策的真正勇者。

幾位重臣再次拱手,對視一眼後,紛紛告退,踏著雪地離去。

此時的京城雖冷,但他們心中的敬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問道在諸天

北玄墨蕭

無限之血火榮耀

七隻小鷹

天下

夢醒心傷

情滿四合院之無悔青春

橡皮泥戰士

被退婚後:我詩仙的身份曝光了

兩儀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