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
謝慕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大秦:天幕直播我爭奪天下,謝慕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成侯王翦,乃是大器晚成人物中的佼佼者。
在如今大秦眾多武將之中,他毫無疑問地穩坐頭把交椅,是除始皇帝嬴政之外大秦的第二根定海神針。
這位王老將軍閱歷豐富,人老成精,深諳為官之道。
就在天幕剛剛顯現之際,王翦便敏銳地察覺到其中存在的問題。
靖高祖可是一位開國皇帝啊!真正意義上的馬上得天下。
能開創一個新王朝,並使其長治久安,其麾下必然擁有一套完備且強大的文臣武將體系。
凌雲閣初代的十九賢臣,就是這套體系中的傑出代表。
這十九位明擺著的有真才實學,受天幕影響匯聚到靖高祖身邊是早晚的事。
想到此處,王翦不禁憂心忡忡。
待到那時,他們這些大秦的舊臣子們又該何去何從?
十九公子究竟會更加信賴他們這些跟隨大秦一路走來的老臣,還是會傾心於新鮮血液?
特別是武將,要知道,自古以來就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的說法。
王翦對自家後輩人才凋零、青黃不接的狀況可謂心知肚明。
以王家年輕一輩的實力,怎麼可能與那些能輔佐靖高祖一同打下江山、立下赫赫戰功的武將們去一較高下?
王翦對子孫後代極為看重,從他每次出征作戰時,都會將所立軍功兌換成金銀財寶以及美女佳人這件事便可看出。
面對王家未來的衰敗,王翦不甘心,他有爵位,兒子有爵位,但孫子還沒有,重孫子還沒有!
而且!
這段時間裡,能夠投身於十九公子門下效力的人,幾乎都是一些嶄露頭角的後生晚輩。
真正手握重權或是其家族長輩身居要職的人物差不多沒有。
不過之所以說是“差不多沒有”,是因為根據王翦所獲取到的情報顯示,李斯之子李由似乎與這位十九公子來往頗為密切。
大秦法儒之爭是主流,但文武之爭也不是沒有!
在內外雙重壓力的刺激之下,王翦經過深思熟慮,最終下定決心要設法引來十九公子。
王離跪坐在案前替大父削肉,並不是很理解大父的憂愁:“大父,十九公子已經得到訊息,他會來的,您何必如此?”
就算是陛下和長公子也要給他大父幾分薄面,十九公子還能這點面子都不給?
王翦聽完後更憂愁了,這個孫子,兵法比不過他父親,政治敏感度也不算太高,王家的未來可真是一眼望到頭。
天幕誇讚十九公子,說是給了他天命也不為過,但如今他還只是個公子,和武成侯府搭上邊,就算是陛下再大度也會出問題。
這位完全可以等十九賢臣中的武將出現後,利用天幕讓他們逐漸替代現如今的王蒙兩家在軍中的威信。
陛下高興,十九公子高興,只有王蒙兩家受傷的世界達成。
白起當年在秦軍中秦王稱第一,他稱第二,如今後人也不過有一個維持溫飽的水平而已。
不停捋著被打理精細的美須,王翦總算是等來了訊息。
“家主,十九公子給府上送了拜帖。”
王翦嗖一下起身,接過門房手裡的拜帖,還別說,你還真別說,這紙可比竹簡好用多了。
拜帖上洋洋灑灑,大致意思是:晚輩晏,希望能在明日前來拜會。
王翦轉頭進屋,寫下回帖:掃榻相迎。
寫完後沉默了,終究是還不習慣紙質寫字,這也太醜了!
王翦的字算不上美觀,只能算端正,哪家好人能在軍中練書法啊!換了套寫字工具,寫出來的字看著自己都上頭。
尤其是在旁邊的拜帖對比之下。
拎來孫子王離,王老將軍道:“老夫說,你寫。”
寫了好幾篇,挑挑揀揀,王翦才挑到滿意的,一轉頭名正言順的罵孫子不求上進,連字也寫不好!
王離:“……”
親大父,這是親大父,我忍!
嬴晏拿到新鮮出爐的回帖時若有所思。
藺俞笑:“看來這回帖是王老將軍一收到拜帖就回了。”
兄弟公孫軒一天到晚忙的暈頭轉向,兒子藺哲被高效的始皇帝召進宮去了,兩個孫子年紀還小。
這麼一算十九公子府上如今就他一個正經謀士。
“王老將軍太過謹慎了些,”嬴晏有些無奈“當年父皇到底給了王老將軍多大的驚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