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慕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絕,斷子絕孫的絕,大秦:天幕直播我爭奪天下,謝慕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沒惹你們任何人。

你們怎麼不重生?

這種事難道不是越提前越好?

不管孩子的痛苦面具,嬴子楚在嬴柱說完後滿臉欣慰的補充:“我們原本是想著,搞出點動靜提醒一下政兒,沒想到那天幕直接推了一把。”

“更巧的是,你這孩子還能和我們直接交流……”

嬴晏乾笑。

不巧,命苦罷了。

當察覺到嬴晏能夠與他們自如地交流時,那六位君王彷彿嗅到了新鮮事物一般,一個接一個地湊了過來,將嬴晏團團圍住。

他們太久沒有和活人交流了。

長輩,特別是那些曾經位高權重、如今已然退隱的長輩們,非常熱衷於對他人進行無差別的指點。

似乎只要是落入他們眼中的事情,無論大小,他們都覺得有必要發表一番見解,給予所謂的“寶貴建議”。

這種現象也並非偶然,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太上皇這個角色往往處境尷尬。

許多太上皇即便已經交出皇位,但仍難以擺正自己的位置,依舊試圖插手朝政。

比如那位赫赫有名的趙武靈王,他在退位之後,因另一個兒子的孝順之舉深受感動,竟然提出要讓現任趙王將國家一分為二,其想法之奇特令人咋舌。

關鍵在於,當時的趙武靈王手中依然握有權柄,面對趙王的拒絕,他甚至採取強硬手段逼迫對方就範。

最終,這位不可一世的趙武靈王落得個悲慘結局——被活活餓死。

值得慶幸的是,眼前的這六位君王皆是以魂體的形式存在,若不借助活人之口傳達旨意,任憑他們如何折騰,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只是可憐的嬴晏正值生長發育的階段,直到月掛西天,方才拖著疲憊的身軀沉沉睡去。

第二日,推開門,陽光正好,嬴晏頂著黑眼圈,提著他昨晚在諸位先王的指導下加班加點寫出的計劃書,一路直奔章臺宮。

嬴晏他本人自然優秀,但真正比起來,他沒有幾位先王和嬴政瞭解大秦的執行規則。

前世的天下經歷過農民起義,社會執行規則改變不少,嬴晏想要按照前世的規則執行,那就要完。

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是中國歷史上首次農民起義,雖然只持續了六個多月,但也是給大秦敲響了喪鐘。

為什麼?

陳勝吳廣這場農民起義傳遍全國,浩浩蕩蕩,給活不下去的農民指出了第二條路——造反。

這也是對上層社會的一次警告。

你把我逼急了,我真能直接反了你,然後殺你全家。

在這之前貴族對黔首,也就是那些工農階級是什麼態度?

如同人不會把猴子當成同類一樣,在大澤鄉起義之前也沒有貴族把黔首當成同類。

哪怕是一生講究“仁”的儒家,他們也是為天下百姓請命,看重的是百姓。

有姓才能被稱為百姓!

而“姓”這種高階的東西,只有貴族或者落寞貴族才能有。

要知道,第一個真正為黔首請命的官員,是蕭何。

秦始皇嬴政看完一整套計劃案,摩挲著指節,定定的盯著他,忽地道:“你可敢隨朕上朝旁聽?”

每一位公子及冠後都會有一段時間上朝旁聽的資格,能不能抓住機會拉攏出自己的勢力,是關鍵。

但這個小兒子,今年七歲。

嬴晏抿唇,鄭重道:“兒臣願往。”

秦始皇給嬴晏安排的是九卿之一——廷尉的屬官。

說是屬官,但其實就是單純的前去觀摩,沒有權利也沒有俸祿。

當天,十九公子嬴晏就進入了牢獄找到了李斯。

李斯當了接近十年的廷尉,在那裡勢力根深蒂固。

就算是李斯進入牢獄有一大批人做鳥獸散,也照樣不容小覷。

牢獄內常年不見光,氣味刺鼻難耐,嬴晏提著食盒,暢通無阻的見到了李斯。

此時李斯身上還算整潔,端的是八方不動。

“李師叔,師侄嬴晏,久仰大名。”

嬴晏率先開口,今日他是以師門的名義拜會,總要溫和些。

李斯注意到嬴晏身後的始皇親衛若有若無的摸著劍柄。

這父子二人剛剛相認就如此默契,一個威脅一個懷柔……

李斯還記得兩三年前長公子扶蘇初入朝堂時的頭鐵。

如今,陛下有此儲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紈絝到底

我是鍵盤傳說

魔法世界見聞錄

七大罪

修仙少年的逆襲

深海泥鰍

回到大明做美夢

耶斯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