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慕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章 子夏,大秦:天幕直播我爭奪天下,謝慕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范增又能如何?

那可是自己的親兒子,難不成還能狠心將其掐死?顯然不可能。

而且自古以來就有“人前不訓子”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存在。

於是乎,范增只能狠狠地瞪了範禮一眼,丟給他一個充滿警告意味的“你給我等著”的表情後,這才轉過頭來嘗試與眼前這位尚且年幼的靖高祖交流。

經過之前天幕之上的那次經歷,范增算是徹底明白過來了,當時就是因為自己小瞧了對方年紀尚小,結果吃了個大虧。如今面對同樣更年輕的靖高祖,他絕對不會再犯相同的錯誤!

嬴晏面帶微笑,彬彬有禮:“先生一路舟車勞頓,實在辛苦。晏已經特意準備了豐盛的宴席,以此為先生接風洗塵。”

別人也就算了,范增是真不行!

這位可是指著君王的鼻子開噴的狠人。(只有兩個人的時候,畢竟范增也不是真的傻。)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誰被噴得連想哭都找不到地方撒氣呢?

哦,原來是我啊——!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雖然嬴晏那溫和的語氣真的和天幕上的很像!!

范增一口氣吞進肚子裡,同樣以禮相回。

他其實有很多話想問。但見到嬴晏時才猛然意識到,那是未來的他,現在的他無法解答他的疑惑。

這天下心向大秦的人都希望他們的十九公子能長成天幕上的“靖高祖”,但未來的不確定性何其之多?誰也不能保證他就能長成“靖高祖”。

想到這,范增不自覺開始發愁。撓著腦袋拉住跟過來的藺俞:“公子的老師是哪一位?”“現如今學了哪些思想?”“公子平日裡是怎麼樣的?”

藺俞面不改色,卻在范增看得到的角落搓搓手指:“想問?總要給點表示對吧?”

范增沉默片刻,然後大怒:“公子怎麼把你這種人帶在身邊??你這樣的佞臣,如何能輔佐公子!!”

藺俞輕嗤一聲:“先生,也不是人人都像子夏之儒那樣潔身自好。”

與藺俞關係最為要好的儒家學派乃是荀子這一系,甚至還和周廉以兄弟相稱。

說起荀子,儘管從一定程度上講,他深受子夏的影響,可實際上荀子對待子夏的態度卻是相當有趣。

一方面,荀子對其“嗛”給予了極高的讚譽;而另一方面,則毫不留情地痛斥其“嗛”。

“諸侯之驕我者,吾不為臣;大夫之驕我者,吾不復見。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爭利如蚤甲而喪其掌。”這是子夏的想法。

“正其衣冠,齊其顏色,嗛然而終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賤儒也。”這是荀子對子夏的看法。

當年,相比起孟子往返於魏國和齊國之間積極參與政事,子夏卻整天緘默不語,這樣一來,對於整個天下能有何益處?

單從范增現今已然將近六十歲高齡,但其輔佐主君的時間估摸連六年都未達這點,便能夠瞧出端倪來。子夏所倡導的儒家學說過於清高和孤傲了。

最後,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像小魚這種什麼都會億點點的,

就算是他本人能接受,也是因為身邊有一個同樣神異的公孫軒。

嬴晏走在最前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十九公子的府邸向來簡樸,鮮少舉辦宴會。所以這一次,儘管規模並不大,但依然引來了眾多關注和羨慕嫉妒恨的目光。

其他門客:“他憑什麼!!”(紅眼咬手絹jpg)

和他們相比,人群中的叔孫通卻顯得格外淡定。他從容地走進宴席,絲毫沒有被周圍的情緒所幹擾。

對於叔孫通來說,美食才是此刻最重要的事情,他心無旁騖,一心只顧埋頭吃飯。

之前皇宮裡那場盛大的宴會,以他的官職連邊都夠不著,如今好不容易有了這個替代的機會,他可不想錯過品嚐美味佳餚的好時機。

至於其他人之間的明爭暗鬥,他才懶得去理會。

主君麾下的門客中,荀子一脈的人數過多,勢力逐漸壯大。為了平衡各方,主君才特意用各種落差,以此來形成一種相互制衡的局面。

這種權力鬥爭對於叔孫通自然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好在他有著特殊的身份——作為與孔家保持聯絡的關鍵人物,使得他在這場風波中不至於受到太大的衝擊。

此前,當叔孫通得知十九公子有意編撰書籍時,便迅速將訊息傳遞迴給了自己的老師和同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紈絝到底

我是鍵盤傳說

魔法世界見聞錄

七大罪

修仙少年的逆襲

深海泥鰍

回到大明做美夢

耶斯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