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達的Chivas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3章 四樓,羅剎國鬼故事,溜達的Chivas,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遙遠的哈巴羅夫斯克,有一段關於四樓的神秘傳說,它像一層薄霧般籠罩在這座城市的上空,讓人心生好奇卻又不敢輕易揭開其面紗。這裡的老居民們口耳相傳著這樣一個秘密:許多建築商在設計樓房時,都會特意跳過四樓這個樓層編號,直接從三樓過渡到五樓。這種做法並非出於技術上的考慮,而是源於一種根深蒂固的迷信——他們堅信,四這個數字蘊含著不祥之兆,如果居住在四樓,將會遭遇種種不幸。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曾經在中國南方或是臨近香港、澳門等地有過商業往來的開發商們,對於“四樓”的忌諱更是達到了極致。因為在這些地區,“四”字與“死”字發音相近,被視為極其不吉利的象徵。因此,為了避免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影響到樓盤的整體銷售情況,甚至是為了保護未來住戶的安全與幸福,他們在規劃之初就會想方設法繞開這個禁忌數字。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設計在哈巴羅夫斯克逐漸成為了一種不成文的規定,雖然沒有明文法律約束,但幾乎每一位有經驗的建築師都會自覺遵守。每當夜幕降臨,漫步於這座城市的街頭巷尾,細心觀察便會發現,那些看似連續不斷的樓層號碼中總會有意無意地跳過了四樓這一層,彷彿是在無聲地訴說著一段段未完的故事。而對於新搬入的居民來說,也許起初會對這樣的安排感到困惑不解,但很快他們就會融入當地的文化氛圍之中,接受並尊重這一獨特的傳統習俗。
在哈巴羅夫斯克的一座現代化公寓內,儘管四周充滿了都市的繁華與現代氣息,但在三樓至五樓之間的四樓位置,卻依舊遵循著“古老”的傳統。這裡的設計顯得尤為特別,四樓並非完全缺失,但它只有正常樓層一半的高度,且內部空間並未按照常規標準進行裝修與佈置。從外觀上看,這層樓就像是被整個建築所遺忘的部分,窗戶緊閉,沒有燈光透出,給人一種空洞而黑暗的感覺,彷彿是一座被時間遺棄的廢墟。
每當夜幕降臨時,這座公寓內的居民們都會盡量躲開四樓附近的區域,連談到這個話題都讓人不安。電梯按鈕上四樓的那一欄總是被人有意無意地忽略掉,即便是偶爾有人誤按,也會迅速取消選擇其他樓層。樓梯間通往四樓的入口處常常佈滿灰塵,表明很少有人踏足此地。即使是物業管理部門,在日常維護工作中也會刻意繞行,確保不會打擾到這片靜謐之地。
對於大多數住戶而言,四樓的存在就像是一個不可觸及的秘密,儘管它就在眼前,但卻無人願意主動提起或探究其背後的原因。或許,在每個人心中都有那麼一片屬於自己的“四樓”,那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空間,承載著對於未知事物的敬畏與尊重。
在這個位於哈巴羅夫斯克的現代化公寓裡,住著一位名叫伊萬娜的年輕女孩。她是一名勤奮的職場新人,在一家知名企業擔任助理職務,工作繁忙且時常需要加班到深夜。由於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中,伊萬娜養成了嚴謹細緻的工作習慣,但也因此變得越來越敏感,尤其害怕夜晚的黑暗。為了方便上下班,她在公寓的頂層購置了一套小戶型住宅,這意味著無論多晚回家,她都必須乘坐電梯才能抵達住所。
每當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後,拖著疲憊身軀的伊萬娜都會獨自走進安靜的電梯,按下頂層的按鈕。隨著電梯緩緩上升,她的心跳也不自覺加快起來。特別是當電梯經過四樓那一層時,總會有一股莫名的寒意從腳底升起,直達頭頂。四樓冷冰冰的按鈕猶如一隻眼睛,在昏暗的光線下似乎正默默地注視著每一位路過這裡的住戶。儘管伊萬娜明白這只是自己內心的恐懼作祟,但她仍會下意識地屏住呼吸,直到電梯再次開始移動,將她帶離這個令人不安的地方。這樣的經歷幾乎成為了她每日歸途中無法迴避的一部分,讓她感到緊張不已。
有一天晚上,伊萬娜又一次加班到了將近午夜十二點。辦公桌上的檔案已經整理完畢,電腦也關機了,整個樓層只剩下走廊裡微弱的應急燈光和遠處偶爾傳來的車輛鳴笛聲。她穿上外套,拿起手提包,深吸一口氣準備離開這間空蕩蕩的辦公室。走在通往電梯的路上,伊萬娜的心中不由得湧起一絲不安,周圍的靜謐讓空氣中瀰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壓抑感。
到達電梯前時,她發現除了自己之外並沒有其他人等待,這讓她的心跳不自覺加速了幾分。按下了向下的按鈕,伊萬娜在心中默默祈禱著能夠遇到同乘的夥伴,哪怕只是短暫的一段路程也好。然而,電梯門緩緩開啟後,映入眼簾的是空無一人的轎廂。站在門口遲疑了片刻,伊萬娜最終還是鼓起勇氣踏進電梯,並迅速按下她所在樓層的按鈕。雖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