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王潛賊子
玄武仙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章 王潛賊子,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玄武仙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
許訓的一番話,讓竇武頓時沉默了。
儘管他非常不願與王潛為敵,可萬一王潛真如許訓所說的那般狼子野心,那這大漢的天下,豈不是姓王了?
真要那樣的話,他們竇家必將首當其衝!
“大將軍,您對新君有扶立之功,又是當今太后之父,這漢室江山的安危,如今全都繫於您一人之手,您萬萬不可再猶豫了!”
“王潛之害,尤勝宦官十倍,需儘早除之!”
“大將軍,請速做決斷!”
“是啊,遲則悔矣!”
眼看竇武有所鬆動,許訓及廳內眾人,也趁機出言鼓動。
看到一眾關東士族全都如此態度,竇武最終咬了咬牙,起身道:“諸君所言甚是,吾世食漢祿,一心為國,自然不會允許有人禍亂朝綱!”
“大將軍忠貞為國,我等皆願全力襄助!”
眼看竇武終於下定了決心,在場的關東士族們頓時大喜,紛紛起身表態支援。
“哈哈,有諸君相助,吾安心矣!”
眼看眾人皆願支援自己,竇武也忍不住大笑出聲,似乎是非常高興。
在場的這些人,雖然代表不了所有的關東士族,但這些士族們之間,經過多年的發展,早就互有姻親,關係更是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
有了這士族的支援,再想對付那些清流黨人、宦官,都將再無任何困難了。
高興之餘,竇武隨即看向眾人問道:“諸君,這王潛自來到洛陽之後,好像並未做出什麼禍國害民之舉,我等又該以什麼名目來對付他呢?”
許訓:“大將軍可發矯詔,言其勾結宦官、收買武將、圖謀不軌!”
“這……”
竇武愣了一下,“那些罪名,只是咱們懷疑而已,並無實際證據……”
“大將軍,正所謂防患於未然,至於證據,完全可以等解決王潛之後,再行搜尋不遲!”一名士人說道。
竇武依舊猶豫不決:“這……怕是不妥吧,萬一傳出去的話,那我等的名聲……”
許訓義正言辭道:“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區區名聲而已,又如何比得上漢室之安危?”
“是極,大將軍此番殺賊,乃是一心為國,後人自有分辨!”有人附和道。
“不妥!”
竇武依舊搖頭擺手,“我等皆是讀書識禮之人,便是為國除賊,也要除的堂堂正正,若是假天子之名釋出矯詔,那與亂臣賊子又有何異?”
許訓面露急色:“大將軍,您這……”
“好了!”
竇武抬手打斷許訓,道:“若那王潛果真狼子野心的話,其行事必然會露出馬腳,我等只需全力蒐集他不軌的證據即可,只要證據充足,何愁不能將其誅殺?”
“大將軍,那王潛乃是帝師,陛下又對其信重有加,便是我等蒐集到了足夠的證據,倘若陛下不信的話,又該當如何?”許訓不甘心道。
竇武:“不是還有太后嗎?陛年幼無法分辨忠奸,可太后又不是小孩子!”
“這……”
聽聞竇武此人,許訓及廳內眾人頓時為之語塞,眾人的眼眸深處,也不約而同的閃過一絲鄙夷與失望。
這個竇武行事竟如此瞻前顧後、優柔寡斷,似這樣的人,如何能夠做成大事?
一時間,諸多士人心中,不禁隱隱有些後悔,不該將希望全都寄託於竇武身上。
不過,此時後悔也已經晚了,誰叫他們剛剛已然表態要全力支援竇武了呢?
如果他們在這個時候摒棄竇武的話,難保不會把他推到對立面去,到了那時候,他們只會壓力更大。
“好了,諸位還是好好想想,我等該如何去做,才能更好的去搜集到王潛的罪證吧!”
“這個嘛……”
聽到竇武此言,廳內眾人也隨即各自沉吟了起來。
就在這時,一旁的尚書令尹勳,突然出聲說道:“大將軍,前幾日在下於尚書檯之中,曾看到一封署名破羌將軍段熲的急報。
可奇怪的是,那封急報在送入宮中之後,便石沉大海,至今尚未收到陛下或太后的批覆!”
竇武皺了皺眉頭,“陛下公務繁忙,一時沒有批覆也實屬正常,有何大驚小怪的?”
尹勳無奈,只得耐心解釋道:“大將軍,您想啊,那段熲與張奐、皇甫規,被人並稱涼州三明,其戰功、地位,絲毫不弱於張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