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糖月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安全屋去哪兒了,來世直覺,半糖月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談論的焦點都集中在了這件事上,他有些應付不來,被搞得有些不自在,於是就照客人說的坐下,以讓他們不要再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上。
4
此時電視里正播放著一個場景,場景里人山人海,有的站著有的坐著……這個場景讓楊否想起了之前和媽媽去市裡看爸爸時到過的那個廣場。他們都穿著城市裡人那樣乾淨亮麗的衣服,有的帶著涼爽的帽子和墨鏡,有的手裡拿著綵帶和花朵,那些綵帶在陽光下還閃閃發光。
“廣場?”楊否下意識地喊道。
“哎,你個小屁孩不賴,還認識天安門廣場嘞?”一個客人操著一口怪異的腔調說道。
楊否為自己蒙對了被誇讚而感到驕傲,得意地呲了呲牙。隨即他注意到客人剛才的話裡提到的一個特別的名字,隨即學著客人的腔調問道:“天安門是什麼?”
“你不是認識嗎?”客人回覆道。
楊否搖了搖頭說道:“不認識。”
“等會兒出現了我指給你看。”客人說道。
5
電視中的場景在發生著變化,像是在緩慢地拉遠電視螢幕與廣場上人群之間的距離。楊否的目光隨之延伸,得以看到廣場更為寬廣的範圍。那些一開始他還能夠分辨清楚其姿態和樣貌的人,此刻都變成了一個個幾乎難以看清的小點。隨著這種距離的持續拉大,那一個個小點像是慢慢融合在了一起,最終匯聚成了一片,整齊劃一地佔據著廣場的某一個區域。與此同時,他的視線也捕捉到了另外的區域。
在這群人的一側,存在著一片猶如彩虹般一道一道色彩斑斕的區域。起初,楊否誤以為那是由彩色的布料或者花朵鋪就而成的。當畫面逐漸湊近那裡的時候,他才真切地看清楚那裡同樣也是人群,他們身著彩色的衣裳,就像他在活動課上那樣排列著隊伍,呈現出一種極度規整有序的狀態。相較於這一片排列整齊的人群,前面的那一片人群則顯得有些散亂。能夠將如此眾多的人排列得這般整齊,竟讓人產生一種望見彩虹的美妙錯覺,楊否不禁慨嘆他們排隊的高超技術。
隨後,電視畫面驟然一轉,定格在了一座既不像房子又不像樓房的建築之上。這棟建築也有屋頂,它的屋頂很奇特,是金黃色的,而且還是兩層。那種金黃色從遠處看,就像秋天外婆家門前的麥場上鋪曬的麥粒一樣,在太陽下油光發亮。屋頂下是幾根支撐著屋頂的紅色圓柱子,這幾根紅色圓柱子,圓柱子後面是好幾扇門,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開這麼多扇門,反正看著就就給人一種很不一般的感覺。這些圓柱子的下面是一座臺子還是……一面牆?楊否集中注意力去分辨……
“那個就是天安門。”旁邊的客人眼睛緊緊盯著電視螢幕說道。
楊否的注意力被客人打斷,他看了一眼客人,然後又朝客人看著的電視看去,此時電視裡的畫面又變了,他卻並未看明白他所提及的天安門。
“你看到沒,哎呀,過了過了過了……”客人焦急地喊道。
電視裡的畫面拉近到了那棟建築的牆上——就暫且稱它為牆吧,因為楊否感覺它更像是牆。那面牆是紅色的,很高,他能看到站在高牆上的小人兒——那其實都是一個比他年齡大的大人,他們站到那高強上都像是一個個小人兒,可想那高牆有多高。
畫面持續拉近,這群站在高牆上的人顯露出他們各自的姿態和樣貌,他們一個個莊眉肅目,站姿端正而自然,看上去富有學識和遠見。他們中很多都身著黑色的方方正正的衣服,看上去跟他在夢中遇見的前世的他變年輕後所穿的衣服很像。就在此時,楊否的腦海中衍生出了兩個疑問,這兩個疑問在同一時間向兩個不同的方向拉扯著他的注意力,致使他一時間難以搞清楚究竟該思考哪一個,讓他有一些混亂。不過很快,他就將這兩個疑問梳理了出來:
第一個疑問是:這群人為什麼會站在牆上?第二個疑問是:很是奇怪,他昨晚做夢似乎並未遇到前世的他,之前的每一個夜晚做夢都能夠夢到,然而昨晚他卻沒有夢到,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楊否知道第二個疑問他無法獲取答案,於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前一個疑問上:這群人為什麼會站在牆上?他就此問題詢問了旁邊的客人。
“準確來說那不是牆,而是城樓,天安門城樓。”客人面帶笑容說道。
“哦哦,這個就是天安門。”楊否恍然大悟道。
“不是天安門,是天安門城樓。”客人特意強調道。
楊否有點發懵,剛剛獲取的答案突然又變得不那麼確定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