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桃花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老四竟然被稱為大帝?,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香溪桃花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元璋和朱標聽到朱雄英說,朱棣當皇帝之後,竟然締造了永樂盛世,還被稱為大帝,也是大為驚訝。

要知道,幾千年的歷史上,能被稱為盛世的屈指可數。

朱元璋吃驚地問:

“雄英,老四到底做了什麼成就,能創造一個盛世,還被稱為大帝?”

朱雄英喝了一口茶,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

“四叔登基之後,疏浚大運河,遷都北平,天子守國門。”

“在北方,五次親征蒙古,歷史上封狼居胥的武將有好幾位,但皇帝封狼居胥的,只有四叔一個。”

“在南方,佔領安南,把安南納入大明實際管轄,讓脫離中原五百年的安南,重新納入中原版圖。”

“在東北,設立努爾幹都司,讓大明在東北的實際版圖一直延伸到庫頁島。”

“在西北,消滅哈密國,設定哈密衛,積極經營西域。”

“在西南,設立貴州承宣布政使司,徹底控制雲南和貴州。”

“在烏斯藏,實行政教合一,加強對烏斯藏的控制。”

“派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六下西洋,揚國威於萬邦。”

“文化上,編撰《永樂大典》,成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二十二年,四叔病逝於最後一次親征漠北的歸途。”

朱雄英說完,朱元璋和朱標全都驚呆了。

遷都,疏通大運河,編最大的百科全書,六下西洋,東南西北四面八方不但打了一個遍,還納入實際控制。

隨便幹成一樣,都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皇帝,幹成兩三樣,就能成為偉大的皇帝。

老四竟然在短短二十二年,幹成了這麼多項偉大的成就?

朱元璋還在心裡算計著,朱棣時期的大明版圖增加了多少,朱標已經敏銳地意識到一個問題。

“雄英,遷都、疏通運河、南征北戰、修書、下西洋,哪一樣都是要花費鉅額銀兩,消耗巨大國力的,百姓能承受如此巨大的消耗嗎?”

朱元璋此時也回過神來,冷哼一聲:

“好大喜功,勞民傷財,把咱攢下的家業都敗光了吧?”

朱雄英搖搖頭,笑道:

“但神奇的是,永樂一朝,每年仍然可以徵收高達3100萬石的糧稅和2000多萬匹的絹紗,並沒有發生幾起農民起義。”

朱元璋一聽,更加震驚。

在洪武一朝,朝廷每年最多也只能徵收糧稅2900萬石。

經歷了四年的靖難之役,幹了這麼多耗費國力的事兒,永樂朝竟然稅收還能大大增加。

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老四難道挖到一座金山了?”

朱雄英哈哈大笑。

“要說四叔挖到一座金山,也可以這樣理解。”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有兩百多艘各型船隻,士兵兩萬七千多人,攜帶大量的貨物,與西洋各國進行海外貿易。”

“除了宣揚國威之外,給朝廷帶來了近千萬兩的白銀和二三十萬兩黃金的鉅額收入,這才維持了帝國龐大的開支。”

此話一出,頓時讓朱元璋和朱標兩人瞠目結舌。

朱元璋完全不敢相信,疑惑地問:

“雄英,海外蠻夷,很多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跟他們做買賣,能有什麼利潤?”

朱雄英笑了笑,拿起旁邊的茶碗說:

“皇爺爺,您知道這樣一個茶碗,在西洋可以賣多少錢嗎?”

朱元璋瞥了一眼。

“最多幾貫錢而已,還能賣多少?”

朱雄英笑道:

“就算是普通的瓷器,賣一百兩銀子很快就會被搶購一空,像這種官窯出品的,至少得三百兩銀子一個。”

“什麼?三百兩銀子?這怎麼可能?”

這再一次顛覆了朱元璋的認知。

“成本才幾十文銅錢而已,竟然能賣幾百兩銀子?竟然如此暴利?”

朱雄英笑了笑,繼續說:

“我們不僅僅賣大明的瓷器、絲綢和茶葉等物品給西洋各國,還有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

“我們以胡椒為例,西洋各國的胡椒價格相差非常大,在蘇門答臘花一兩銀子買入一百斤胡椒,船隊到三佛齊,就可以賣二兩黃金。”

朱元璋剛剛聽了瓷器的巨大價差,對這個胡椒的價差也就見怪不怪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噫!怎麼還是你!

綠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