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桃花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章 大明戰神朱祁鎮,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香溪桃花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次朱雄英平定了高麗,毀滅了倭寇京都,其實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倭國和高麗早就是大明的囊中之物,隨時可取。

但此次在高麗開挖了幾個金銀銅鐵煤礦,從倭寇京都繳獲黃金二十萬兩、白銀五百萬兩也算是個不小的收穫。

朱元璋此時已經從外敵視察歸來,這一趟,他和馬太后沿著應天府到西安的水泥公路,邊走邊看。

沿途視察了運河、淮河、黃河、中都鳳陽的六大工廠,又去秦王和晉王府住了一段時間。

看到大明現在糧食豐收,百姓都能吃飽飯,有新衣穿,很多還蓋了新房,到處一片欣欣向榮,也很開心。

朱雄英向父皇朱標稟報了這次東征高麗和倭寇的詳細情況,又去乾清宮陪陪爺爺奶奶。

朱元璋繪聲繪色地描述這一路的見聞,然後說:

“雄英,看到大明現在百姓生活富足,咱也放心了。”

“走,我們去後世其他兒孫那裡看看。”

朱雄英笑著問:

“皇爺爺,您想去哪一個時空?”

朱元璋說:

“都要去的。老四後面是誰?是朱高熾這個胖子吧?你給我詳細講講唄。”

朱雄英想了想,說:

“皇爺爺,四叔的情況你都知道了,開創了永樂盛世,幹得非常不錯。”

“朱高熾身體不好,只當了十個月皇帝就駕崩,朱瞻基也只有36歲就英年早逝,他們合稱仁宣之治。”

“他們雖然也有很多問題,但總體做得不錯,就是壽命太短。”

“我覺得吧,這兩個時空可以後面再抽空去,首先最該去見的是大明戰神。”

朱雄英只給四叔講過朱祁鎮的事兒,沒有跟皇爺爺講過,朱元璋還不瞭解。

“大明戰神?你是說九江嗎?”

朱雄英之前給他講過朱棣靖難的時候,李景隆的“豐功偉績”。

朱元璋當時聽了非常生氣,但也只踢了李景隆幾腳,沒有懲罰。

他也知道,朱允炆的所作所為大失人心,李景隆這種騷操作也算正常。

朱雄英搖搖頭。

朱元璋頓時來了興趣,既然不是李景隆這種騷操作,莫非後世真的出了一個非常厲害的戰神?

“後世誰打仗這麼厲害?比徐達常遇春還厲害?”

朱雄英笑道:

“真正的大明戰神叫朱祁鎮,一戰將二十萬大明精銳盡喪,自己也當了敵人的俘虜。”

朱元璋一聽就怒了。

“什麼?二十萬大明精銳盡喪?皇帝都被敵人俘虜?哪個混蛋?”

朱雄英嘆了口氣。

“他叫朱祁鎮,是四叔的重孫子。”

“因為朱瞻基36歲英年早逝,9歲的太子朱祁鎮登基稱帝。”

“前面幾年因為有太皇太后張氏,也就是我現在的媳婦,呵呵,張氏攝政,內閣三楊輔政,朝政穩定,國力更加強盛。”

“後來,張氏和內閣三楊相繼去世,少年天子終於沒有了制約,開始放飛自我,寵信宦官王振,將朝政搞得一團糟。”

“正統十四年,瓦剌犯邊,23歲的朱祁鎮在王振的慫恿下,決定御駕親征。”

“最後的結果是,在土木堡,二十萬大明最精銳的京營將士全軍覆沒,朱祁鎮成了瓦剌的俘虜。”

“土木堡?這怎麼可能?你說的是內外長城中間,懷來城不遠的那個土木堡嗎?”

朱元璋雖然沒有去過長城沿線,但每一次北伐怎麼進軍,怎麼轉運糧草,邊境有哪些要塞堡壘都清清楚楚。

朱雄英點點頭。

“對,就是在那裡。”

朱元璋滿臉不可置信。

“這怎麼可能?大同、宣府都是軍事重鎮,大明邊軍在幹什麼?瓦剌又是誰?有多少人?”

一連串的問題,朱雄英只好一個個回答。

“經過您和四叔連續不斷地打擊,蒙元終於被打垮了,分成北邊的韃靼和西北邊的瓦剌,雙方又發生曠日持久的戰爭,此消彼長。”

“此時的瓦剌佔據了大半蒙古草原,瓦剌太師也先率領五萬大軍犯邊。”

朱元璋聽懂了。

“五萬瓦剌大軍,突破大同和宣府等軍事重鎮,在內長城,懷來城外,將二十萬大明精銳打得全軍覆沒,連皇帝都被俘虜了?”

朱元璋一句一頓,因為不管哪一句,都不可能會產生最後的結果,但竟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噫!怎麼還是你!

綠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