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桃花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章 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香溪桃花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雄英看朱棣發這麼大的脾氣,也沒有勸他,只是端著茶碗,悠閒地喝茶。

朱棣現在已經相信了,朱雄英說他謀反,也是很有可能的。

橫豎反正一死,自己肯定不會束手就擒。

但他很快就發現一個問題,問道:

“雄英,不對,就算我真的起兵靖難,朝廷兵多將廣,我能調動的也就只有幾百府兵而已,怎麼可能成功?”

朱雄英瞥了他一眼,問道:

“四叔,你是想找到成功的方法,好再來一次?”

朱棣趕緊擺擺手,苦笑道:

“雄英,你別嚇唬我,你知道,四叔是絕對不可能做這種事情的。”

朱雄英笑道:

“四叔有什麼不明白的?你覺得如果允炆被立為皇太孫,藍玉等人還能活嗎?”

朱棣點了點頭,他當然瞭解他的父皇,怎麼可能不把所有危險因素全部剷除。

“可是,就算那些淮西武將勳貴都不在了,朝廷還有百萬大軍。”

朱雄英一想到朱允炆那個廢物乾的事兒,心裡就窩火,不過,他不想把具體的事兒都告訴他。

“那個廢物,幹了一連串的蠢事兒,有好幾次你已經在劫難逃了,最後還是逃脫了。”

“只能說,遇上那個廢物,也算你命好。”

朱棣現在總算是相信了朱雄英所說的話,後面的事兒他也可以想到,為了鞏固皇位,直接或間接害死了大哥的子孫。

在御書房那一頓打捱得不冤,父皇和大哥沒有廢了他,已經是萬幸了。

但這也讓他意識到一個問題,一旦父皇駕崩,不管是大哥,還是眼前的這個侄子,恐怕都會動削藩的念頭。

區別就是,是削腦袋?還是削俸祿和權力?

自己一個藩王,也不可能直接問未來皇帝這個問題。

但自己花了一千兩黃金的巨大代價,總還是想多瞭解一下這個侄子。

他已經看出,這個侄子非同一般。

他不敢問自己當了皇帝之後幹得怎麼樣,問了這個問題,容易讓人懷疑自己心中惦記著那個位子。

“雄英,你既然知道所有事情,那你告訴四叔,我活了多大年齡?我的子孫,他們過得怎麼樣?”

朱雄英笑了笑。

“四叔,天機不可洩露。”

朱棣心中惱怒,前面你在父皇面前告狀的時候,不說天機不可洩露,這會兒裝神弄鬼。

但現在自己是有求於人,只好陪著笑臉說:

“一百兩黃金。”

朱雄英伸出一隻手,五個指頭張開。

“五百兩?”

朱棣驚訝地問。

回答兩個問題,竟然要五百兩黃金,這個侄子真是狠。

朱雄英面無表情,也不說話,端著茶碗慢慢品茶。

朱棣咬咬牙,剛剛一千兩黃金都花了,也不差這五百兩。

“好,五百兩就五百兩。”

朱雄英這才放下茶碗,笑著說:

“永樂二十二年,四叔第五次御駕親征蒙古,病逝在回軍的途中,享年六十五歲。”

朱棣大吃一驚,他並不是覺得自己活得太短,而是對朱雄英前半句說的,第五次御駕親征蒙古很是不解。

要知道,從應天府出兵蒙古,遙遙幾千裡,御駕親征?還五次?這莫不是瘋了嗎?

“這不可能,如果我真的當了皇帝,不可能這麼遠御駕親征五次。”

“雄英,我可是給了你五百兩黃金,你不能這麼糊弄我。”

朱雄英面色一沉。

“四叔既然不相信,那就算了,這五百兩黃金我也不要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就算是送給你了。”

朱棣趕緊說:

“不是不是,雄英,我不是不相信你,只是,這確實說不過去啊。”

朱雄英一想也是,朱棣第一次親征韃靼是在永樂八年,第二次親征瓦剌是在永樂十二年,還算正常。

等到永樂十九年遷都北平之後,永樂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連續三年,三次親征草原。

前兩次親征,戰果頗豐,後面三次,基本上是勞而無功,把自己的命也送了。

“因為四叔當皇帝后,遷都到北平你的大本營了。”

朱棣這下相信了,自己是藩王篡位,在應天府根基不牢,遷都到自己的大本營,也是很有可能的。

從北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噫!怎麼還是你!

綠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