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相信後人智慧
名字不重要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章 相信後人智慧,命運冠位指定:冠位虛構史學家,名字不重要吧,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歷了始皇帝陛下的第一問,吳嶽認真地重新審視了餘下的兩個問題。
與其說他是在提問,倒不如說是在為吳嶽解惑。
雖然他的高度站的足夠高,看得也足夠的遠,但由於他所知情報的侷限性,有些猜測也並不全面,甚至有些錯誤。
但是在與吳嶽所知的一部分情報兩相印證之後,距離真正的答案也就不遠了。
比如,他口中的第八異聞帶,吳嶽知道,與其說是第八,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最初的異聞帶才對。
因為那個異聞帶開始於十年前,他便是從那裡復活的,那個時候魔術王並未出現,也沒有其他的七條異聞產生。
那麼條異聞帶的主人又到底應該是誰呢?所羅門?並不是。
吳嶽心中閃過一個名字,那個從一開始便幫助他,引導他奪取聖盃抵達根源的殘魂——朱月!
姜老先前也曾提到,fate世界與現實的時間並不同步,不過在所羅門出現搞出那巨大的動靜之後,逐漸開始了同步。
原本平面的fate世界也開始化作了異星的模樣,而這七條異聞帶依然還是最初的帶狀,也許稱之為境界記錄帶也未嘗不可。
是由於某人,或者某位從者抵達了極境而衍生出來的世界,大秦的始皇帝,奧林波斯統合十二機神的宙斯,不列顛鎮壓全境的摩根。
因為這七條異聞依然是首尾相接的異聞帶,時間對於這裡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也許他們真正的誕生時間也不過是從所羅門降臨才剛剛開始記錄,但是他們已然走過了我們花費數千年才走完的長路。
就像始皇帝所說,這是一場漫長的推演,是以從歷史(記憶)之中打撈起的漣漪為原料,以不朽為能源,由某人展開的不息演算。
每一條異聞帶都有其存在的目的,他也猜到了始皇帝的用意。
如今的大秦,雖然強大,卻如同一株枯木,主幹猶在,卻支脈不存。
與其說是一個國家,不如說是一個保持了兩千多年軍事化管理的大型軍工廠。
若是任百家之言橫行,天下諸國並舉,世代更迭不斷,他又該如何興舉國之力,鑄就太空長城?
非常之世,行非常之法,他並非不知道一切的真相,而是一開始便不看好所羅門的神治之策,為了對抗那始終不知為何物的來敵,備戰了兩千餘年。
如果大秦異聞帶的目的是以絕對的人治度過即將到來的災厄,奧林波斯是想以機神的偉力蕩平來敵。
那最初也是最後的異聞帶,到底是想要完成什麼呢?
它與現實是如此的相似,除了踐行神秘的魔術師,和在暗中進行的聖盃戰爭(霧),他與現實基本一般無二。
所羅門真的是這個異聞帶最終的選擇嗎?還是說作為異聞帶之主的朱月還另有算計?
吳嶽認真的思考著始皇帝陛下提出的第二個問題,他來此所為何事。
最初他以為所羅門只是為了阻擋他救世的腳步,然而在不列顛被他刻意引導編撰星辰之後,吳嶽改變了這個看法。
也許所羅門並非是像始皇帝認為的那樣,是奧林波斯堅定的盟友。
而是像他傳說中的那樣,是站在人治與神治分界點的男人。
只是先前在他的千里眼中,若是放任未來交付於人之手,只看到了註定毀滅的未來,因此他希望神代重現,倒向了神治的一方。
直到他在吳嶽身上看到了希望,或者說在吳嶽手中的湮滅之槍中看到了希望,這是現實之中所有人類不懈努力所得的成果。
但是單單以那份力量,並不足讓他放棄,所以他將吳嶽送到了異聞帶中,希望他從人類過去所錯失的一切中,找到彌補現在的方法。
想明白了這些,他一口氣將始皇帝陛下餘下的兩個問題,都作出了回答:
“我來這裡,是為了向您尋求幫助,對於玉兆運用,您比我們早了兩千年。
我想看一看您自殷墟之內找到的玉兆殘骸,也想知道為何在現世之內他並沒有被我們發現。
至於您的大秦,它無比的強大,為戰爭而生,卻終結了這世間所有的戰爭。
英雄輩出的民族,是不幸,但是忘記鬥爭,失去目標的民族更是沒有未來的。
歷史的程序的確是由少數人來推動的,但是這些少數人,都是自芸芸眾生之中轉化未來的,支撐宏大帝國的永遠是基座,而非塔尖!
您想以從茫茫人海之中搜羅來的精英人才,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