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天門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章 新店開業,我做古玩的那些年,封天門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叫張木然,現在在西京城,我的新店鋪——半步多古玩店裡。
這間鋪子位於西京城的西城區二環裡,位置不錯,緊靠著一個美食街,斜對面就是地鐵出站口,身後就是住宅區,左右相鄰的鋪子有咖啡、酒吧等等,總之,日常需要的幾乎是一應俱全。
我心裡默默算了一下這個位置的房租,不禁暗暗咋舌,隔了一間店剛好是一家全國連鎖的房地產中介,我偷偷的看了身後小區的租金,再把這個價格換算成臨街門市,天哪,這個鋪子一個月的租金最起碼頂我東北小店一年半的租金。
於是,這也打下了日後我跟老孫說話都儘量客氣的底子,畢竟這可是真金白銀花出去的錢。
門頭的牌匾現在還掛著紅布,老孫提前告訴了我還沿用我東北的店鋪名“半步多”,自從去過了陰陽之間之後,我越發覺得師父留給我的這個名字必有深意,但是暫時現在想不明白,不如不想,車到山前必有路。
“進來啊,老弟。”老孫在鋪子裡叫道
我走上三階臺階,拉開對開的木門,門裡居然還掛了保暖的暖簾,我輕輕一推,分量還真不輕,並且,這暖簾上的圖案....我拉近細看,手繡的?
“你這手筆有點大啊,孫總。”我走進屋裡,輕輕放下暖簾,這暖簾內裡應該包的是棉花一類的保暖材料,但是重點在於外面的面,整塊的錦緞,上面的圖案很明顯是純手工刺繡上去的,看這個精細程度,大概是蘇繡,那可是到了今天都無法用機器代替的純手工刺繡。
“小意思,小意思,既然答應了把你的店鋪挪到西京來,咱就得往好了拾掇,不能一家店不如一家店不是。”老孫說著從鋪子中間的太師椅上站起身來,走到門口。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老孫看著門簾上的詩句吟誦道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咱們這個古玩店,掛著《俠客行》是不是突兀了那麼點啊。”我接著老孫的話茬唸了一句道
“那這個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啦,你還沒看衝外的那面,我特意讓刺繡的師傅繡的青龍和白虎呢。”
嚯,這就更不靠譜了,左青龍右白虎,這哪是古玩店啊,整個一個堂口嘛。幸好,這也就是冬天掛,你等開春的,我分分鐘給它拆下來。
“得,您是投資商,您怎麼順溜怎麼來,我就一打工的。”我衝著老孫擺了擺手,開始打量起鋪子裡的陳設起來。
“老弟,這話可是見外了,你別小看這門簾,蘇繡只是冰山一角,這《俠客行》可是范增寫的,而且,這緞子,可是整匹的雲錦,你可在意這點。”
我下巴差點沒掉下來,我說進門摸著那麼舒服呢,用雲錦包棉花做門簾,我們家六輩貧農啊,這不硬要把我給拉進剝削階級嘛。
這雲錦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晉十三年,距今已經有了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啦。特別是明清時期,雲錦幾乎是皇家御用織物,普通百姓即使再有錢,膽敢公開穿著雲錦製作的袍服,那是犯法的。而且就是今天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兩個熟練的織工一天的時間,最多能織出5—6厘米。
好傢伙,這兩塊暖簾上的雲錦,估計按分量算,不一定比黃金便宜,我瞬間感覺壓力山大。
“不是,咱就是說,咱這鋪子,就門簾都用雲錦了,我再賣二三百塊錢的手串,是不是給您孫老闆丟人了。”我以手扶額,鬱悶道。
“這話可不對啊,老弟,看來你這古玩圈子渾的還是不明白啊,咱們做這行的目的,表面看確實是賺錢,但是,你稍稍往裡用點心思,就知道,咱們是為了拓展人脈,有時候,這錢再多,也未必能買到的東西才是正經東西,對吧。”
老孫特意湊近我的耳邊小聲道,“比如,去陰陽界的資格。”
得,什麼話都是他說的,我也確實沒有話反駁,看來,這個鋪子未來還真不是指著賣貨活著啦。
我不理老孫,開始四周打量起屋內的陳設,之間四周已經擺上了大大小小的博古架,不同於我在東北自己的小店裡隨便購置的雜木陳設,老孫擺的幾乎都是花梨紫檀材質的架子,我走近細看,花紋清晰,表面的光澤感、包漿,這一看不光材質珍貴,年份都不錯啊。
“怎麼樣,哥哥話復前言了吧,你別小看這幾個架子,年份都好,這個是是正德的,這倆是宣德的,就這個小架子差點意思,崇禎年的,我知道啊,這不老吉利的,你等最多一週的時間,我給你平換一個永樂年的。”老孫邊指著每個架子邊滔滔不絕的給我講述這幾件傢俱的年份和來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