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朝堂風雲,棋局初定
瑞鑫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 朝堂風雲,棋局初定,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襲之路,瑞鑫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元功被擒的訊息迅速傳遍了京城,無論是朝堂還是江湖,皆為之一震。東廠,這個令人聞風喪膽的權力機構,如今隨著趙元功的落馬而風雨飄搖。而李志,這位初露鋒芒的書生,正逐漸走向朝堂與江湖的風暴中心。
皇帝親自下旨,將趙元功押入大理寺,由三法司會審。趙元功一案涉及甚廣,從東廠私自扣押商船稅銀到暗中操控江湖幫派販賣私鹽,罪行累累,證據確鑿。
趙元功的下場,既是李志運籌帷幄的結果,也是皇帝對東廠的一次清洗。
朝堂之上,滿朝文武眾說紛紜。有人為趙元功求情,認為其為朝廷效力多年,不該因一時之過而全盤否定;也有人認為,趙元功的權力早已過界,如今的懲處乃是順應天理。
而李志,則站在幕後,冷眼旁觀著這一切。他很清楚,趙元功倒臺之後,權力的真空地帶必將引來無數覬覦者。
錦衣衛的指揮使職位空懸,皇帝需要一個新的領頭人來穩定局勢。幾位勳貴大臣紛紛推薦人選,但皇帝卻遲遲未作決斷。
這時,李志在暗中推舉了陳默,並透過手中掌握的證據為陳默開道。陳默在過去數次行動中表現突出,且與東廠勢不兩立,正是皇帝用以制衡東廠殘餘勢力的最佳選擇。
最終,皇帝下旨任命陳默為新任錦衣衛指揮使。這一決定讓朝堂上不少人措手不及,而李志的影響力也因此進一步擴大。
趙元功倒臺後,他控制的江湖勢力瞬間土崩瓦解。潛龍淵的餘黨、百草堂的中立者,以及其他各大勢力,紛紛趁機掀起波瀾。
“江湖又亂了。”李志坐在百草堂的議事廳中,面前堆滿了關於江湖各地的情報。
白崇武一邊啃著饅頭,一邊咕噥道:“趙元功這老賊雖然倒了,但他留下的爛攤子還真不少。這幾天各地的鏢局和商會都在鬧,真是亂得一塌糊塗。”
李志淡然一笑:“江湖亂了才好。亂世出英雄,正是我們擴充套件影響力的機會。”
白崇武愣了一下,隨即嘿嘿一笑:“還是李兄弟厲害,咱們下一步怎麼幹?”
李志攤開一張江湖勢力分佈圖,用手指點了點幾處關鍵位置:“潛龍淵雖然已毀,但餘黨尚在。這些人不會甘心失敗,我們可以藉機拉攏部分中立勢力,同時剷除那些死忠於趙元功的人。”
“還有,”李志抬起頭,目光如炬,“我計劃打造一件新發明,專門用來對付江湖中的那些心術不正之徒。”
白崇武眼前一亮:“哦?什麼發明?”
“你聽說過袖裡箭嗎?”李志嘴角揚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李志將袖裡箭的設計圖紙擺在書案上,召集了百草堂的工匠們進行研製。這種袖裡箭看似普通,卻結合了彈簧、機關和輕型弩箭的原理,一經發射,箭矢可瞬間貫穿目標。
製作過程並不順利。由於設計過於複雜,第一批成品不僅威力不足,還經常卡殼。
“李公子,這玩意兒怕是弄不成了。”一名工匠無奈地擦了擦汗,“太精密了,我們的工具沒法做到那麼細緻。”
李志沒有灰心,而是親自加入了改進工作。他結合現代機械知識,提出了一種改良方案:將彈簧材料換成更具彈性的精鐵,並調整機關的發力角度,以減少卡殼的機率。
經過數十次失敗,袖裡箭終於成功製造出來。
“試試。”李志將袖裡箭綁在手腕上,對準不遠處的靶子按下機關。只聽“嗖”地一聲,箭矢精準地命中了靶心!
白崇武激動地拍手大笑:“李兄弟,這玩意兒絕了!帶上它,江湖上的那些宵小之輩還敢囂張?”
李志微微一笑:“袖裡箭只是開始,我還打算打造一套‘江湖制霸套裝’。下一步,是設計一種輕便的攀爬工具,專門用來應對險峻地形。”
新式袖裡箭一經問世,李志便將其投入使用。他率領一隊精銳,突襲了潛龍淵餘黨的一個據點。
潛龍淵餘黨原本倚仗人數眾多,佔據地利,對李志一行嗤之以鼻。然而,當袖裡箭悄無聲息地射穿他們的防禦時,所有人都大驚失色。
“這是什麼暗器?!”一名餘黨頭目捂著胸口,滿臉不可置信地倒下。
僅僅半個時辰,整個據點便被肅清。李志的隊伍毫髮無損,而袖裡箭的威力也震懾了在場所有人。
“這就是智慧的力量。”李志站在據點門口,輕聲說道。他知道,這只是他在江湖上嶄露頭角的第一步。
未完待續:李志的發明將如何改變江湖格局?官場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