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昏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章 洗刷冤屈(五),重生後只想給我爹升官,半日昏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陛下把這事兒交給戶部去查,可戶部是陳皋的地盤,這是不打算追究?”

湖州刺史有些憂慮,摺子是他上的,後面陳家追究起來,他可不好過。

王祈安慰他,“往日就罷了,這次沒那麼容易善了,陳皋和陳鎳那兩個老傢伙這次非得掉一層皮。”

王祈打發走了刺史,向東六宮那邊傳了訊息,王家能做的已經做了,剩下的便得靠他自己了。

宮裡那邊局勢明朗,陳貴妃盛寵不衰,陳家也不會因這事兒倒臺,只是膈應膈應,給皇帝上上眼藥,可要是陳家不知好歹,不給皇帝臺階下,陳貴妃和陳王可不會好過。

陳皋這邊只得去信祁縣,讓那頭趕緊抹乾淨,他這邊立刻派人去買糧食填補虧空,就算是把陳家莊子裡的存糧全拿出來,還缺了二十萬石,只能著人去買。

“大人,那王家糧鋪的說要五十文一石。”

陳皋瞪著眼睛,半晌沒反應過來。

“你再說一遍,多少文一石?”

“五十!”管事的再說了一遍。

陳皋咬緊牙齒道:“去把他們主事的給我抓來!”

“那夥計說他們主事的買糧去了,沒在京都。”

陳皋急的團團轉,“你再去找他,最多三十五文一石,二十萬石,我一分錢不會少他。”

過了幾個時辰,那管事回來傳話,那糧鋪掌櫃說沒糧食了,各地都在他這裡來買糧食,今早還有二十萬石呢,今日下午就只得十五萬石了。

是了,糧食如今是緊俏貨!

陳皋一咬牙,想到宮裡貴妃傳來的訊息,說皇帝這回生氣得很,足足好幾日沒踏進貴妃的宮門,連帶陳王也吃了掛落,讓陳皋儘快處理好這事兒,拖不得了。

陳皋嘆了口氣,“去府庫支銀子吧”

“支多少?”

“五十文一石,能買多少買多少,越快越好!”

訊息傳到宛縣,劉錡便去找謝寧,這個賭謝寧贏了,他們也該走下一步棋了。

謝寧早料到是這樣的結果,這點銀子放到其他人那裡大概是傷了元氣,可對於富可敵國的陳家,倒不算什麼了。

當年,梁王可不止一次咬牙切齒的痛恨陳家,他費盡心力,無盡討好得到的,陳王靠銀子便能輕輕鬆鬆擁有,可不是人比人,氣死人嘛!

“先生,你覺得魏錚會貪功嘛?”謝寧問。

劉錡搖搖頭,“魏錚是個武夫,軍中功勞大都是血和性命換來的,所以對於冒領功勞的懲罰極其嚴重。這次儋州救災如此順利,前前後後都少不了二爺的功勞,我想魏錚他不會將這些據為己有。”

是了,他們在賭,賭魏錚會將救災的事兒,以及謝瞻的所作所為如實稟明皇帝,這樣一來可以給謝瞻記上一大功,可謝寧想要的不僅如此。

“劉先生,我想讓阿爹去儋州了。”

劉錡思索片刻,便明白近日所為的最終目的原來在這裡。

“姑娘是說儋州刺史?”

謝寧點頭,“上一任刺史陶之渙是陳王的人,與魏錚素來不合,他落馬後魏錚將此事報給京都,因陳王忠王和梁王都想安插自己人進來,誰也不相讓,反而拖延至今。”

劉錡說是,“當前幾位皇子各有自己的勢力範圍,只有六皇子沒參與進來,可儋州是六皇子外家,自然是預設是六皇子的勢力了,可其他幾位皇子不甘於此,一直試圖染指,這才有陶之渙到了儋州,這些年搜刮不少都進了陳家的口袋,這些皇帝都是知道的。”

謝寧心想,皇帝對蕭晏的不喜不是裝出來的,無論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他對這個嫡子的態度都讓人不解,可為什麼呢?

“皇帝知道,魏錚自然知道。所以,與其讓儋州刺史一位落入其他皇子手裡,不如給謝瞻,畢竟在皇帝心中,謝家目前還是中立的。”謝寧道。

可劉錡卻皺了皺眉,“姑娘說的有一定道理,魏錚這兒也好說,可二爺去年底因軍中糧食一事被貶,怕皇帝心裡還有氣,不一定會同意這事兒。”

他說完這話,覺得哪裡不對,突然反應過來,“劉錡這次服了。姑娘好算計啊!軍中糧食這事兒,這次借王家之手給揭露出來,皇帝自然心裡清楚去年底二爺是遭了誣陷受了牽連,再加上此次救災一事,大機率會借坡下驢,順勢給二爺晉升。”

這確實是謝寧這番籌謀的最終目的,從一開始讓各縣修水渠時,便已經想著這事兒了,如今只差臨門一腳了。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京師無人生還

時音

青雲焚骨

司臾

我的青梅有點甜哦

迷糊本人線上

(一人之下同人)一人之下之道長你還缺情緣嗎+番外

橘色咪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