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編制剖析與展望
想摸魚的灰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9章 編制剖析與展望,末世武裝機動車:鐵人三項行動,想摸魚的灰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9營的會議室裡,暖黃的燈光傾灑而下,柔和地落在牆上懸掛的作戰地圖和鋪在會議桌上的人員編制圖表上。大鵬鳥、蘇瑤與各連連長圍坐在一起,他們的表情嚴肅而專注,就9營的編制展開深入探討,空氣中瀰漫著緊張而熱烈的氣氛。
目前,9營總共不到400人,被編為4個飛行連,每個連約90人,剩餘人員組成直屬營部的特種任務小組,負責執行諸如敵後偵察、關鍵目標突襲等高難度任務。
每個飛行連內又細化為3個飛行小隊,每個小隊30人。其中,偵察小隊配備輕巧靈活、偵察裝置先進的飛行器,承擔著戰場態勢感知、情報收集的重任,力求在戰鬥打響前就掌握敵人的一舉一動;攻擊小隊裝備火力強大的飛行器,武器包括導彈、機炮等,是9營在空中作戰時的主要打擊力量;支援小隊則側重於提供後勤保障與戰場救援,攜帶醫療物資和維修裝置,確保作戰小隊在執行任務時無後顧之憂。
這樣編制的目的十分明確,旨在打造一支分工明確、協同作戰能力強的空中作戰力量,能夠靈活應對各種複雜多變的戰鬥場景。在面對感染者的大規模進攻時,偵察小隊提前預警,攻擊小隊迅速出擊給予迎頭痛擊,支援小隊則隨時待命,保障攻擊小隊的持續作戰能力。
它的優點也顯而易見。分工細化使得各小隊成員能夠專注於自身領域的技能訓練,提升專業水平。偵察小隊的成員對偵察裝置的運用愈發嫻熟,能夠在複雜環境下獲取精準情報;攻擊小隊透過反覆演練戰術動作,空中打擊的命中率和效率大幅提高;支援小隊在救援和後勤保障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經驗,救援速度和物資補給效率都有顯著提升。同時,這種編制下的協同作戰模式,增強了9營整體的戰鬥力,各小隊之間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如同精密機器上的齒輪,緊密咬合,高效運轉。
然而,任何編制都並非完美無缺,9營的編制也存在一些缺點。由於分工過細,各小隊之間的溝通協調成本較高。在緊急情況下,資訊傳遞和決策執行可能會出現延誤。比如在一次模擬戰鬥中,偵察小隊發現了感染者的大規模集結,但由於與攻擊小隊之間的溝通不暢,導致攻擊行動延遲,險些讓防線陷入危機。另外,這種編制對成員的專業素質要求較高,一旦某個關鍵崗位的成員受傷或犧牲,短時間內難以找到合適的替補,會對整個小隊甚至全營的作戰能力產生影響。
大鵬鳥微微皺眉,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神情凝重地開口:“各位,透過剛才的分析,大家對現有編制的利弊已經有了清晰的認識。還有一點很關鍵,我們即將奔赴的戰場形勢複雜,很可能需要進行遊擊作戰。遊擊作戰講究靈活機動、快速反應,這對我們現有的編制和作戰模式是個不小的挑戰。”
眾人聞言,神色一凜,會議室裡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在思考這一情況帶來的影響。
一連長李明率先打破沉默,他站起身,走到編制圖前,指著上面的小隊劃分說道:“營長,如果要進行遊擊作戰,我覺得我們可以適當弱化小隊之間的絕對分工。每個小隊都具備一定的偵察、攻擊和支援能力,這樣在執行任務時就能更加靈活,不需要依賴其他小隊的配合,也能獨立完成任務。”
二連長王悅點頭表示贊同,補充道:“沒錯,而且我們可以將每個連的規模縮小一些,改為80人左右,分成4個作戰小組,每組20人。這樣小組之間的溝通和協作會更加順暢,在複雜地形中也能快速移動和展開行動。”
大鵬鳥微微頷首,眼神中透露出肯定:“王悅的方案有一定的可行性,縮小作戰單位,確實能提升靈活性和溝通效率,但我認為還不夠。我們不僅要在作戰單位的規模和分工上做文章,更要從整體的作戰體系去考慮。”
蘇瑤沉思片刻後說道:“從思想工作角度看,這種調整可能會讓戰士們面臨更大的壓力,因為他們需要掌握更多技能。但同時也能提升大家的綜合能力和團隊凝聚力。我們可以加強思想教育,讓大家明白這種調整的意義和重要性。”
這時,三連長張宇提出:“營長,我們可以設立一個臨時指揮小組,從各連抽調經驗豐富、應變能力強的成員組成。在執行遊擊作戰任務時,這個小組能夠根據實時戰況,快速做出決策,調配各小組的行動,避免指揮混亂。”
四連長陳昊也發言道:“另外,我們還可以強化各小組之間的快速支援機制。配備專門的通訊裝置,確保在遇到緊急情況時,附近小組能在最短時間內趕來支援。”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熱烈地討論著新的編制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