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藩亂猝發,力挽狂瀾
黃書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章 藩亂猝發,力挽狂瀾,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歷史,黃書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間充滿了懇切之情,彷彿自己真的就是那個一心為了大明江山社稷考慮的忠臣良將。
然而,端坐在龍椅之上的朱標卻不為所動。他那雙明亮如炬的眼睛緊緊地盯著錢御史,眼神之中透露出一股威嚴與冷峻。只聽他緩緩開口,聲音如同寒冰一般冰冷刺骨:“錢御史,寧王暗中勾結外邦勢力,還膽敢私自囤積重兵,其謀反之意圖已然昭然若揭,如今證據確鑿如山,鐵證擺在眼前,你竟然還妄圖為他開脫罪責?莫非你也是同黨不成?”
只見朱標面色凝重地從寬大的衣袖之中緩緩掏出了一疊厚厚的文書,那文書彷彿有千斤重一般,被他重重地擲在了冰冷堅硬的地面之上。隨著這一舉動,整個大殿都陷入了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瞬間聚焦到了那散落一地的文書上面。
\"這些都是寧王叛亂的鐵證!\"朱標的聲音猶如洪鐘大呂,在空曠的大殿內迴響著,震得眾人耳膜嗡嗡作響,\"你還有什麼話可說?\"
站在一旁的錢御史聽到這話,臉色驟然變得煞白如紙,毫無血色,但他還是咬了咬牙,硬著頭皮強辯道:\"這些不過是某些人的一面之詞罷了,根本不足以取信於人!\"
然而,還未等他把話說完,朱標便發出了一聲充滿不屑與嘲諷意味的冷笑。\"一面之詞?\"朱標怒目圓睜,直視著錢御史,眼中似要噴出火來,\"寧王麾下那些身經百戰的將領們已經親口承認了寧王意圖謀反之事,難道他們也是在胡言亂語不成?你還要這般執迷不悟、百般狡辯嗎?\"
面對朱標的質問和斥責,錢御史頓時啞口無言,他張了張嘴,想要說點什麼來為自己辯解,但喉嚨裡卻像被一團棉花堵住了一樣,發不出半點聲音。豆大的汗珠開始不斷地從他的額頭滲出來,順著臉頰滑落,滴落在腳下的金磚之上,形成一個個小小的水窪。
此時,原本在殿上還有些猶豫不決的其他大臣們,見到錢御史如此明目張膽地抵賴,心中也逐漸明瞭起來。他們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對錢御史指指點點,紛紛指責他竟然膽敢包庇這等謀逆大罪之人。一時間,各種譴責之聲充斥著整個金鑾殿,如潮水般向錢御史湧去。
而此時的錢御史已然成為了眾矢之的,孤立無援。他就像是一隻被困在牢籠中的野獸,雖然內心恐懼萬分,但卻無處可逃。只能在這威嚴莊重的金鑾殿上,渾身顫抖不止,顯得無比狼狽。
就在同一時刻,遙遠的邊境戰場上風雲突變,原本膠著的戰局驟然間發生了天翻地覆般的驚人變化。那位智謀過人的韓謀士精心策劃的計策竟然神奇地奏效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劉知府這位關鍵人物竟在不知不覺中落入了他們佈下的陷阱,被牢牢地控制住,動彈不得。這一招猶如釜底抽薪,直接斬斷了叛軍賴以生存的糧草輜重補給線。
失去了重要的後勤支援,寧王軍中頓時陷入了極度困境。士兵們面臨著缺衣少食的艱難局面,飢餓和寒冷無情地折磨著他們的身體與意志。士氣一落千丈,低落得彷彿沉入了無底深淵;軍心也如一盤散沙般渙散開來,再無往日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而一直在密切關注戰況、等待最佳時機的陳將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只見他果斷下令,率領麾下的雄師勁旅發起了雷霆萬鈞的總攻。陳將軍身先士卒,一騎絕塵,宛如一道閃電般衝入敵陣之中。他手中那柄寒光閃閃的長槍在空中舞動,恰似一條矯健的銀龍呼嘯而過。槍尖所及之處,敵人紛紛慘叫著倒下,血花四濺,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此時的叛軍早已被恐懼籠罩,士氣低落到了極點。當他們親眼目睹自家主將如此威猛無敵,勢不可擋時,心中最後的一絲勇氣也徹底崩潰了。恐慌迅速蔓延開來,眾人嚇得魂飛魄散,完全喪失了抵抗的能力,只能像無頭蒼蠅一般四處亂竄。剎那間,整個叛軍陣營亂成一團,潰不成軍。
寧王眼見敗局已定,自己苦心經營的勢力即將土崩瓦解,無奈之下,只得咬咬牙,帶著殘餘的殘兵敗將狼狽不堪地倉皇出逃。然而,陳將軍豈會輕易讓他們逃脫?一場驚心動魄的追擊戰就此拉開序幕……
捷報如同一隻白鴿,穿過千山萬水,終於飛回了京城。然而,當這令人振奮的訊息傳入朱標的耳中時,他那張原本就凝重的面龐並未因此而泛起一絲一毫的喜悅之色。
朱標深知,寧王的叛亂絕非孤立事件,而是一個不祥的開端。那些散佈於各地的藩王們,宛如一群嗅到血腥味的野狼,極有可能相互勾結、沆瀣一氣,共同對朝廷發起猛烈的攻擊。想到此處,朱標的心頭不禁蒙上一層厚厚的陰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