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藩王末途,清掃餘孽
黃書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章 藩王末途,清掃餘孽,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歷史,黃書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標揹負著雙手穩穩地站立於議政殿那寬闊而莊重的正中央位置,他那緊皺在一起的雙眉宛如兩道糾結的黑線,深邃的眼眸之中閃爍著如同火炬般明亮且銳利的光芒。整個殿內的氛圍壓抑至極,凝重得好似空氣都已經完全凝結成固體一般,讓人幾乎無法順暢呼吸。
站在一側的韓謀士則恭恭敬敬地彎下腰,身體微微前傾呈躬身之態。他的右手輕輕搖動著一把精緻的白色羽扇,然而這看似閒適的動作卻難以掩蓋住其眉宇之間那若隱若現的深深憂慮之色。
只聽得朱標用一種低沉而威嚴的嗓音緩緩說道:“此次寧王已然伏誅,但其他那些藩王雖然表面上對朝廷表示臣服,可朕心裡總是隱隱感覺此事並沒有看上去那般單純和簡單。正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啊!朕著實擔憂仍有一些潛藏起來的餘孽,就如同深藏在暗處的毒瘤一樣,正在悄無聲息地慢慢滋生蔓延開來。”
聽到這番話後,韓謀士沉默不語,低頭沉思了好一會兒。隨後只見他手中原本輕搖著的羽扇猛地停頓下來,緊接著開口回應道:“殿下您之所慮確實極為周全。想那寧王膽敢公然發動叛亂,其他諸位藩王必定或多或少與之有所關聯牽扯。只不過眼下我們掌握的證據尚不充足,如果貿然採取行動恐怕只會驚動這些人,反而使得他們更加小心謹慎、深藏不露。”
朱標聽言之後並未即刻表態,而是邁開腳步緩緩走到了窗邊。他靜靜地凝視著遠處那高聳巍峨的宮牆,許久之後方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果斷地下達命令道:“傳孤之旨意,速速召集天下所有藩王入京述職,不得有誤!”
此令一經頒佈,猶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面,瞬間激起千層浪,整個朝野都為之震動不已。
那些分封各地的藩王們聽聞此訊息後,心中皆是忐忑不安。儘管如此,他們絞盡腦汁也難以揣測到朱標的真實意圖究竟為何。一時間,各種猜測和議論紛紛揚揚地在藩王府邸間傳播開來。
其中一部分人憂心忡忡,認定這道命令乃是秋後算賬的不祥前奏;而另一部分則心懷僥倖地認為,或許這位寬厚仁慈的太子殿下只是想要給予他們一個解釋的機會罷了。
數日之後,藩王們懷著複雜的心情,陸陸續續地抵達了京城。他們在面見朱標時,個個表現得畢恭畢敬、誠惶誠恐,但暗地裡卻是各自懷揣著不可告人的心思與盤算。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朱標對待這些藩王竟是格外親切和藹。他不僅對每一位藩王噓寒問暖,關懷備至,還毫不吝嗇地賜予他們豐厚的賞賜。其態度之溫和友善,就好像此前那場驚心動魄的叛亂壓根兒未曾發生過一般。
朱標的這般舉動,使得原本神經緊繃的藩王們逐漸放下心來,愈發放鬆了警惕。他們開始天真地以為,自己暗中策劃的那些小動作全然沒有被聰慧過人的太子所覺察。殊不知,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之中。
然而,就在眾人都還被矇在鼓裡的時候,誰也沒有察覺到,一張無形且巨大的羅網,正如同暗夜中的幽靈一般,悄無聲息地緩緩張開著它那猙獰的大口。
此時的朱棣,身負重任,奉太子朱標的命令在暗地裡展開秘密調查。他本就是一個心機深沉、考慮周全之人,做起事來更是小心謹慎到極致。趁著諸位藩王進京面聖這段時間,他憑藉自己過人的智謀和高超的話術,巧妙地從那些藩王的隨行人員嘴裡一點點套取出了大量至關重要的情報資訊。
“殿下,微臣經過一番明察暗訪,已然查清此次參與寧王叛亂的藩王具體有哪幾位了。”朱棣面色凝重,畢恭畢敬地將一份詳細的名單雙手呈遞到朱標的面前。
朱標穩穩地接過這份名單,眼神犀利如鷹隼般快速掃過上面所羅列的名字,隨後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一抹讓人不寒而慄的冷笑:“哼,好啊,真是太好了!傳我的旨意給陳將軍,讓他立刻著手部署兵力,務必以最快速度將這五位膽大包天的藩王以及他們的所有同黨一舉拿下,一個也不許放過!”
此刻的議政殿內氣氛緊張肅穆,眾多大臣們全都屏氣凝神地注視著端坐在龍椅之上的朱標。只見他鎮定自若地發號施令,指揮若定,每一句話、每一個決策都顯得那麼果斷決絕,絲毫不拖泥帶水。大臣們望著眼前這位胸有成竹、掌控全域性的年輕儲君,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由衷的敬佩之情。
在他們眼中,朱標就宛如一顆正在徐徐升起的璀璨星辰,散發出耀眼奪目的光芒。其英明睿智、殺伐決斷的風采,足以讓所有人為之折服,並堅信在不久的將來,他必定會成為一代威震天下的雄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