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外交旋斡,外情難料
黃書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章 外交旋斡,外情難料,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歷史,黃書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了打破眼前這僵持不下的局面,朱標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派出自己的弟弟朱棣前往邊境,向韃靼一方展示大明王朝那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強大軍事力量。
當朱棣率領著數萬名精銳士兵抵達邊境時,只見戰馬嘶鳴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無數面旌旗迎風招展,遮天蔽日。一眼望去,軍容整齊、氣勢恢宏,猶如鋼鐵洪流一般滾滾向前,讓人不禁為之膽寒。
而那些前來觀摩的韃靼使節們,當他們親眼目睹如此威猛雄壯的明軍時,一個個臉上都露出了驚愕之色,原本趾高氣揚的態度瞬間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明顯開始軟化起來。
不知不覺間,夜幕已經悄然降臨。然而位於館驛之內的燈火卻依然通明如晝,將周圍照得亮堂堂一片。此時的朱標坐在桌前,右手輕輕揉著眉心,雙眉緊鎖,腦海之中思緒翻湧、心潮起伏。
韃靼使節態度的突然轉變確實讓他看到了實現和平的一絲曙光,但與此同時他心裡也非常清楚,這僅僅只是一個初步的階段性勝利而已。要想真正實現兩國之間長久穩定的和平共處,接下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朱標緩緩起身走到窗前,抬頭仰望著窗外那漆黑如墨的夜空,口中喃喃低語道:“或許......我們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啊!”說完這句話後,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然後又轉身回到營帳內繼續來回踱步。
此刻他手中握著的那杯茶盞早就已經涼透,可他渾然不覺,腦海裡不斷回想著白天與韃靼使節談判時對方所提出的種種刁鑽難題以及各種別有用心的試探手段。如何才能在堅決扞衛國家核心利益的前提下順利與對方達成合作意向呢?這個問題就像一塊沉重的巨石般壓在朱標的心頭,令他感到有些喘不過氣來。
“讓步?可讓到何種程度才能既讓他們滿意,又不損害大明根本?”他低聲自語,眉頭緊鎖。
六百年後的歷史告訴他,韃靼始終是大明的心腹大患,若能此時化干戈為玉帛,對大明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可一旦讓步過度,又恐養虎為患。
次日,談判繼續。韃靼使節故技重施,提出種種無理要求,言語間盡是傲慢。朱標卻不再像昨日那般針鋒相對,而是以退為進,避重就輕。
朱標對於韃靼內部各部落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可謂瞭如指掌,他清楚地知曉這些部落彼此之間存在著諸多難以調和的矛盾與紛爭。而此次前來談判的使節們,雖然表面上代表著整個韃靼,但實際上他們各自心懷鬼胎,根本就不是一個堅不可摧的整體。
面對這樣的局面,朱標心中早已定下妙計。只見他面帶微笑,言辭溫和地說道:“使節大人們一路奔波勞頓,實在辛苦啦!”那語氣親切自然,宛如鄰家兄長一般,讓人不禁心生親近之感。接著,他話鋒一轉,繼續道:“本宮心裡明白得很吶,諸位此次出使絕非輕鬆之事。畢竟各部族之間意見分歧嚴重,要想達成一致,實乃困難重重啊。”
說到此處,朱標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將銳利的目光投向眾使節。那目光猶如閃電,似乎能夠直接穿透人的內心深處。他緩聲道:“本宮當然也能理解,各位使節都希望為本部族謀取到最大程度的利益,這本就是人之常情,無可非議。然而,正所謂‘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唯有透過合作實現雙贏,方為長遠之道。倘若一味地固執己見、強行索取,到頭來恐怕只能落個兩敗俱傷的下場,對誰都沒有好處呀。”
韃靼使節聞言,神色微變。朱標這番話正戳中了他的痛點。他此行確實壓力巨大,各部族首領都對他寄予厚望,若是不能帶回滿意的結果,他的地位也將岌岌可危。
朱標見他有所動搖,便趁熱打鐵,丟擲一些可行的合作方案,既顧及了韃靼的利益,又維護了大明的尊嚴。
韃靼使節原本以為朱標年輕可欺,沒想到他竟如此老練,對蒙古內部情況瞭如指掌。他心中暗自佩服,態度也逐漸軟化下來。
經過幾番磋商,雙方終於達成初步合作意向,並約定擇日簽訂正式條約。
館驛內,氣氛輕鬆了許多。朱標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舉起酒杯,向韃靼使節敬酒:“預祝我大明與蒙古永世修好!”
夜深人靜,朱標獨自一人站在窗前,望著天上的明月,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未來的路還很長,充滿了挑戰。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夜的寧靜。一個侍衛匆匆走進營帳,神色慌張:“殿下,大事不好……”
侍衛的話音未落,便將一份奏章遞到了朱標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