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文新肇始,初遇文障
黃書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文新肇始,初遇文障,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歷史,黃書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些年輕的學子和官員開始沉思,他們從未想過,除了聖人之言,還有其他學問能夠如此實用,如此重要。
宋祭酒見此情形,臉色愈發難看,心中怒火中燒。朱標卻始終保持著從容的姿態,他深知,這場文化革新之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宋祭酒,”朱標的聲音再次響起,“孤知道,你一時難以接受,但……”他頓了頓,目光落在宋祭酒那張寫滿憤怒的臉龐上,“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
朱標在國子監的書房內來回踱步,日光透過窗欞在地面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如同他此刻紛亂的心緒。
革新,勢在必行!大明要強盛,就必須打破舊的桎梏,擁抱新的知識。可宋祭酒這些老臣,浸淫儒學數十年,豈會輕易接受新學?
朱標深知,操之過急只會激起更強烈的反彈,甚至引發朝堂動盪。他閉上眼,彷彿又看到了前世那積貧積弱的大明,山河破碎,百姓流離……不,這一世,他絕不允許這樣的悲劇重演!
朱標猛地睜開雙眼,心中有了決斷。強硬推行,只會兩敗俱傷,不如迂迴包抄,徐徐圖之。
朱標喚來心腹,吩咐道:“去將皇宮藏書閣中,孤先前挑出的那些孤本典籍,送來國子監。”這些典籍,都是他精心挑選的,其中不乏上古奇書,以及一些早已失傳的農耕、算學著作,足以證明新學的價值和淵源。
典籍很快送到了國子監,那些原本反對的官員,看到這些泛黃的書卷,這些典籍,有些連他們都聞所未聞,更遑論見過了。其中記載的許多知識,與他們固有的認知大相徑庭,卻又有其獨特的邏輯和道理。
一些官員的態度開始鬆動,他們開始意識到,或許太子並非異想天開,這些新學,或許真的有其可取之處。
朱標趁熱打鐵,提議先在小範圍開展新學科的試點,挑選一些對新學感興趣的學子進行授課。
宋祭酒雖然心中不滿,但面對這些珍貴的典籍,以及太子溫和而堅定的態度,也不好再出言反對。一些好奇心重的學子,抱著嘗試的心態選擇了新學科。
他們接觸到全新的知識,如同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看到新學科的試點順利開展,朱標心中稍感欣慰。這只是第一步,卻至關重要的一步。
朱標望著窗外初升的朝陽,嘴角露出一絲笑意。“看來,事情比預想的要順利一些……”他輕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輕鬆。
然而,他話音未落,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一個慌張的聲音響起,“殿下!不好了!……”
朱標正凝視著窗外初升的朝陽,心中盤算著下一步如何鞏固新學科的成果,突然,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緊接著,一個慌張的聲音打破了議事廳的寧靜:“殿下!不好了!……”
朱標的眉頭微微皺起,他迅速轉身,臉上閃過一絲嚴肅。他的心猛地一緊,預感到事情恐怕並不簡單。
果然,來人匆匆停下,氣喘吁吁地稟報道:“殿下,國子監內的一些學子突然罷課了,他們在課堂上故意搗亂,情況十分混亂!”
朱標的臉色轉瞬變得凝重,他的他迅速整理思緒,沉聲道:“帶本宮去看看。”說罷,他大步流星地向國子監的課堂走去,每一步都顯得堅定有力。
國子監內,學子們的情緒已經到了臨界點。一些人 或許是受到宋祭酒的暗示,故意在課堂上製造混亂。他們大聲喧譁,隨意走動,甚至有的直接離開了座位,聚在一起高聲議論。陳夫子試圖維持秩序,但顯得力不從心,他的聲音在這片喧鬧中幾乎被淹沒。
朱標步入課堂,寧靜的氣氛瞬間凝固。他環視四周,那些原本搗亂的學子們紛紛收斂了動作,沉默地看著他。
朱標的目光如鷹一般銳利,他緩緩開口:“諸位,孤明白你們的困惑和不安,但請相信,這些新學科並非異端邪說,而是能夠真正造福百姓、強盛大明的學問。”
他的話語堅定而有力,彷彿能夠穿透人心。然而,宋祭酒的影子始終在暗處若隱若現,他那頑固的態度像一把無形的刀,不斷割裂著新舊觀念的交鋒。
朱標深吸一口氣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他必須找到一個更加巧妙的方法,來化解這場危機。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學子突然站了出來,面色蒼白,卻語氣堅定:“殿下,我們並不是反對新學科,只是……我們對這些新知識感到陌生,害怕會背離聖人的教誨。“
朱標微微一笑,嘴角微微上揚,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自信與從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