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書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章 輿論風雲,君意漸傾,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歷史,黃書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標氣宇軒昂地站在朝堂之上,他身姿挺拔,目光如炬,言辭犀利且條理清晰,口中不斷丟擲一項項旨在改善民生的政策主張。從輕徭薄賦以減輕百姓負擔,到大規模興修水利工程以保障農田灌溉和抵禦水患災害,每一條政策都猶如一把利劍,精準無誤地直刺大明百姓所面臨困境的要害之處。

那些初入仕途、滿懷壯志豪情的年輕官員們,在聽到這些令人振奮的政策後,個個激動不已,他們熱血沸騰,彷彿已經看到了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的美好景象。有些人甚至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恨不能當場擼起袖子,投身於這場轟轟烈烈的變革之中,大顯身手一番。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朝堂上眾多歷經滄桑的老臣們卻大多面露難色,彼此面面相覷。他們認為太子殿下此番提出的改革舉措過於激進,步伐邁得實在太大,擔心會引發一系列難以預料的後果。其中,尤以性格急躁的戶部尚書徐峰表現最為突出,只見他氣得吹鬍子瞪眼,滿臉漲得通紅,只差沒直接跳起來高聲呼喊:“祖宗之法不可變!”那副模樣,活脫脫像是一隻被激怒的獅子。

然而,就在朱標的改革措施尚未正式開始推行之際,京城內竟然毫無徵兆地掀起了一股強烈的反對風潮。這股風潮來勢洶洶,迅速蔓延開來,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經過一番調查追蹤,人們發現這股風潮的始作俑者正是翰林院學士林學士。原來,這位林學士暗中受到了朝中保守勢力的指使,利用自己在學界的影響力,在廣大學子當中肆意散播各種謠言。

他將太子朱標的改革之舉描繪成一種涸澤而漁、殺雞取卵式的短視行為,並危言聳聽地宣稱這樣做將會動搖國家的根本根基。由於其所言繪聲繪色,加之諸多學子對真實情況缺乏瞭解,因此很容易便受到了蠱惑與煽動。一時之間,整個京城到處充斥著反對朱標改革的聲音,可謂是甚囂塵上,沸反盈天。

“天哪!太子殿下這是想要造反嗎?竟然敢提出如此驚世駭俗的想法!”街頭巷尾之間,人們交頭接耳地議論著這個驚人的訊息,言語之中充滿了驚愕與難以置信。

“減稅?開什麼玩笑!國庫中的錢財本就捉襟見肘,若是再減去稅收,那國家的財政該如何維持?到頭來,還不是得靠加倍壓榨咱們這些平民百姓嘛!”一箇中年男子憤憤不平地說道,周圍的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還有那個所謂的興修水利工程,簡直就是勞民傷財之舉!有那麼多人力、物力和財力,倒不如用來多訓練士兵,增強國防力量,抵禦外敵入侵才更為重要!”另一名老者也加入了討論,語氣中透露出對太子決策的不滿。

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了京城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繁華的鬧市還是幽靜的小巷,都能聽到人們對於太子新政的質疑和指責聲。

然而,身處皇宮之中的朱標,在得知這些風言風語後,只是微微皺起了眉頭,但他的內心卻並未因此產生絲毫動搖。相反,他不禁回想起自己前世所見到的一幕幕悽慘景象:那些因長期飢餓而面容枯黃、身體瘦弱的百姓;那些被沉重賦稅壓得喘不過氣來,生活困苦不堪的家庭……

正是親眼目睹這些慘狀,讓朱標更加堅定了推行新政的決心。他深深地明白,這場關於改革的爭論並不僅僅侷限於政策層面的分歧,更像是一場激烈的輿論之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任何一點失誤都可能導致全盤皆輸的局面。但無論前方道路多麼艱難險阻,他都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去迎接挑戰,只為了能夠給天下蒼生帶來一絲希望,讓他們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殿下,莫要慌張。”韓謀士,這位新招攬的謀士,曾經在民間遊歷多年,深知百姓需求,此刻顯得異常冷靜。“輿論這東西,就像風箏,只要抓住了線,就能掌控方向。”韓謀士立刻行動起來,聯絡了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在民間宣傳新政的好處。他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百姓解釋減稅如何刺激經濟,興修水利如何造福子孫後代。同時,他們也揭露了保守勢力的陰謀,指出他們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才不惜犧牲百姓的福祉。

漸漸地,風向開始轉變。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理解並支援朱標的政策。茶館酒肆裡,人們不再議論太子的“胡作非為”,而是討論新政帶來的好處。

林學士發現輿論開始轉向,頓時慌了神。他沒想到,自己精心策劃的輿論攻勢,竟然被輕易化解。

朱標看著韓謀士,眼中滿是讚賞。他知道,自己找到了一個得力助手。“看來,好戲才剛剛開始……”朱標嘴角露出一絲微笑,眼神中卻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數碼寶貝冒險之旅

逍遙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