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內憂外患,改革維艱
黃書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章 內憂外患,改革維艱,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歷史,黃書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標心中十分清楚,那令人深惡痛絕的吏治腐敗現象已然成為了大明江山的巨大隱患,如果不加以整治,恐怕這錦繡山河遲早會被蛀空。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要推行一項全新的官員考核制度,此制度之嚴格程度堪稱“史上最嚴績效考核指標”。
這個訊息一經傳出,就彷彿是在滾燙的油鍋中猛然倒入了一瓢涼水一般,頓時引起軒然大波,朝堂上下瞬間炸開了鍋。在莊嚴肅穆的太和殿內,原本應該是一片祥和安靜的氛圍,但此刻卻顯得異常壓抑,彷彿一場可怕的暴風雨即將來臨之前的那種令人窒息的寧靜。
只見徐峰領著一群身著華麗官服的官員們靜靜地站立在一旁,雖然他們外表光鮮亮麗,但卻難以掩飾住從眼眸深處流露出的慌亂之色。這些人一個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著,還不時地用眼角的餘光偷偷瞄向站在大殿中央的朱標。而朱標則獨自一人筆直地挺立在那裡,他的身姿猶如一棵蒼勁的青松般挺拔堅毅,目光堅定不移地凝視著朱元璋所端坐的龍椅方向。
此時的朱元璋正穩穩當當地端坐在那張象徵著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他面色陰沉如水,一雙眼睛裡透射出無比威嚴的光芒,讓人不敢直視。如此一來,整個場面更是增添了幾分令人膽寒的肅殺之氣。
徐峰等人可都是些官場中的老油條了,面對這樣嚴苛的改革措施,他們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毫不猶豫地充當起了反對派的角色。不僅如此,這幫人還暗中相互勾結串聯起來,甚至把手伸向了後宮之中那些心懷叵測、蠢蠢欲動的妃嬪們。他們透過種種手段,對朱元璋以及馬皇后不停地吹著耳邊風,使出渾身解數來詆譭朱標的這項新政,可謂是用盡了各種陰險狡詐的壞心思。
一時間,朝堂和後宮暗流湧動,刀光劍影,好不熱鬧。朱標心中猶如一團亂麻,他深知改革必然觸動諸多利益,但這是拯救大明江山吏治的必經之路。每一個決策,都彷彿在他心頭割肉般疼痛,可他的眼神從未有過絲毫動搖,因為他揹負著大明的未來。
他知道,這場仗不好打,但必須打!與此同時,不死心的林學士在京城繼續煽風點火,鼓動不明真相的學子們上街鬧事,反對改革。
看著混亂的局面,朱標眉頭緊鎖,內心焦灼,卻依舊保持著冷靜。輿論陣地,寸土不讓!他必須儘快扭轉輿論,否則改革大業將功虧一簣。
關鍵時刻,韓謀士再次展現了他“神級公關”的本領。韓謀士自幼聰慧過人,曾遊歷四方,見過太多因吏治腐敗而民不聊生的場景,所以他一心輔佐朱標,希望能透過自己的智慧改變這一切。
他安排了一批曾經受益於朱標政策的百姓,來到學子聚集的地方,現身說法,講述改革帶來的好處。
這些百姓聲淚俱下,句句肺腑,聽得學子們一愣一愣的。原本高呼反對口號、揮舞著手臂的學子們,聽到百姓的訴說後,先是面面相覷,隨後一個個放下了手臂,眼神中滿是愧疚與思考。帶頭鬧事的幾個學子更是漲紅了臉,低下頭去,不知如何是好
林學士一看形勢不對,想要阻止卻為時已晚,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苦心經營的輿論陣地土崩瓦解。看到輿論逐漸被扭轉,朱標心中終於鬆了一口氣。
然而,事情遠沒有結束。第二天早朝,徐峰帶著一群官員浩浩蕩蕩地走進了太和殿,臉上帶著一絲陰險的笑容……
他拱手向朱元璋行禮,然後緩緩開口:“陛下,臣有事啟奏……”徐峰陰陽怪氣地開口了:“太子殿下這新考核制度,臣以為,過於苛刻!簡直是把咱們這些老臣往死路上逼啊!”他身邊那群老油條也紛紛附和,哭天搶地,彷彿朱標要抄他們家似的。
徐峰心中想著,這祖祖輩輩的官場規矩,哪能說改就改,這新考核制度一旦實行,那官場的安穩日子就到頭了,自己多年經營的人脈關係和權力體系都將崩塌,這可如何是好。
“臣等為大明江山出生入死,如今卻要被這東西束縛手腳,這如何使得?!”一個官員聲嘶力竭地喊道,彷彿下一秒就要暈倒在金鑾殿上。
朱標嘴角微微上揚,發出一聲充滿諷刺意味的冷笑。這笑聲彷彿能穿透人的靈魂,讓人不禁心中一寒。他搖著頭,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惋惜和不屑:“哼,就憑這等演技,若是投身演藝圈,恐怕都能成為一代名角兒呢,只可惜啊……”
緊接著,朱標的聲音陡然提高八度,猶如洪鐘一般響亮而有力:“諸位大人,請你們告訴我,你們口中所謂的‘苛刻’到底體現在何處?難道是苛刻地要求你們一心勤政,全心全意地為百姓謀福祉嗎?又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