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化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九章 口諭,請仙人赴死,清風化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關於李殞,在沒見到之前,縣令不認得,但當這個名字與大隋皇帝的名字一起說出來,縣令就知道必是劍宗為巡撫被殺一案作出的反應。
要不然,這天下哪有人這麼大的膽子敢狀告皇帝。
不要命了?
天下最不要命,將皇權視為無物的人,唯有劍宗!
南城縣令很希望這是一場噩夢,夢醒時自己還躺在九十九重樊樓的相好懷裡吃葡萄,慶幸一切都是虛假。
掐了自己一把,很疼,這不是夢。
南城縣令呆呆的坐了半天,神經質笑起來,起身不要命的往牆上撞。
李殞攔住他,“作為縣令,你該審案。”
“怎麼審!這是我能審的?”南城縣令眼珠子通紅,“你要我的命就直說,我現在就給你!”
李殞平靜道:“你不一定會死。”
“真的?”
“你也沒有別的選擇,不是嗎?”
“蓋上縣衙大印,一層層遞上去,往後的事情便與你無關。”
……
……
鳴冤鼓被劍修敲響,這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大家得知後在想這劍修到底還是遵從人間法度,雖做事大了一點,卻知道按規矩辦事,將一切交由朝廷官府裁決。
但,當南城縣衙的狀紙一層層遞上去,剛對劍修生出的一份好感蕩然無存,隨即而來的是憤怒!
君辱臣死!
在大隋狀告皇帝,已經不止於侮辱,簡直就是把臉皮往底下踩,任何一個在大隋供職的官員都應該展現憤怒。
“侮辱天子,罪名萬死,不用審了,直接拉去刑場凌遲,並誅其九族!”
有三朝老臣憤而提議。
旁邊的人聽完,冷冷地道:“他的九族是劍宗,你有本事誅滅,那仙門盟主的位置就該你來坐。”
“你!我!”三朝老臣面色青白,“那也不能這麼讓他汙衊大隋,汙衊天子,否則我等老臣還有何面目活在人世間?”
“哼,裝什麼樣子,當年還不知道是誰為伊霍之事大肆張揚,特意寫了一篇賦來稱頌,聽說現在還收在書案裡。”
這話,便是遏老底。
三朝老臣冷哼一聲,乾脆不與他爭辯,看向一直沒開口,手捧茶盞端坐在官帽椅上的老人。
老人的身份很不一般,乃是服侍過五代天子的五朝老臣!
基本上大隋朝廷所有的官職都做過,封號、勳號更是數不勝數,用一個最貼切的來稱呼的話,宰相!
更難得可貴,這位宰相乃是當朝五位宰相中,唯一出身平民,依靠自己修行本領與做官本事一步步走上來,每任皇帝都對他信賴有加,以師禮待之,可謂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杜相,您怎麼看?”
霎時間,在這座偏殿辦公的官員都噤聲,目光投向老人,展現恭敬。
“都是經歷過風風雨雨的人,再大的事,難道比開皇五十七年還大?老夫說過多次,遇事凝心靜氣,切勿急躁,有些事情萬萬急不得。”
老人輕呷茶水,眼睛眯起,感受茶水的回甘,等所有人都不再急躁,才繼續道:“那份狀子有一句寫的極有意思:皇帝昏聵,故不辯是非。”
“潭中丞,這話,你應該不陌生。”
潭侖,官職為御史中丞,從三品,為六部九卿之一,地位及其殊勝,下轄的御史臺有監督朝野、皇帝的職責,太祖曾稱御史為“柱下一星、列曜太紫、下飭官方、上參國是。”
現在仔細看一遍,上面只說皇帝昏聵,跟他們平日裡罵昏君一樣,唯一有所差別的只是提及了大隋皇帝的本名“楊驚”,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的汙言。
“把事情鬧得這麼大,只為了做御史?”
百官都覺得荒謬。
“哼,這小子聰明的很,不像劍宗那群莽夫,倒像是讀書讀得鬼精。”
老人搖頭輕笑,心裡在想,大隋皇帝該怎麼處理這件事,雖然面子上不好看,可這也是難得一見的機會。
不是說皇帝昏聵嗎,那就指出來在什麼地方昏聵,皇帝聽你的話當場改正就是。
說皇帝,皇帝的聖意便到。
老太監手持拂塵走進文淵閣,先是恭敬往老人的方向行了一禮,示意老人不用起身,才道:“有口諭。”
百官跪下,叩首道:“聖躬安。”
“朕安。”老太監聲音不疾不徐,“口諭:著御史臺、監察院、刑部、大理寺四司會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