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龍國榮光:場上對手,場下摯友
帥帥帥影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章 龍國榮光:場上對手,場下摯友,絕殺!NBA冠軍教練的奇蹟時刻,帥帥帥影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攻體系,打破傳統的低位對抗,而逐步在進攻端以你為核心,利用你的牽制力來盤活全隊。”
接下來,王宇航語氣中帶著幾分笑意:“姚,未來在NbA你會遇到更多挑戰,奧尼爾已經轉會到邁阿密,而他正處在巔峰期。但他是1992年的狀元,但現在是2004年,應該只有這幾年了,很多人為了對抗他都會選擇增重。但你並不需要盲目追隨這種增重趨勢。相反,在對抗強勢中鋒時,你要善於利用自己的技術和靈活性,這樣才能讓自己保持持續的競爭力。”
姚明若有所思地點頭說道:“王哥,您說的這些確實讓我開闊了不少。低位的對抗雖然有用,但如果可以不侷限於此,我也能在更大的範圍發揮作用,甚至讓隊友們跑得更輕鬆。”
而在王宇航的內心中,則是回憶起當時傑夫·范甘迪與裡克·阿德爾曼在使用姚明時展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路,這些思路對姚明的球場定位和體能消耗產生了極大影響,最終影響了他在火箭的職業生涯走向。
傑夫·范甘迪的戰術思路
在2004-2007年期間,范甘迪作為火箭的主教練,充分利用姚明在低位的威脅。姚明的高度和技巧讓他成為低位進攻的重要武器,而范甘迪的戰術核心是讓姚明在禁區內背身單打,吸引對方的包夾防守。一旦對手的防線收縮,姚明便利用身高視野和手感分球至外線,給隊友創造三分機會。這樣的安排雖然讓姚明成為火箭戰術的核心,但他在進攻端需要進行大量的對抗,尤其面對聯盟中強悍的內線時,這種持續的身體碰撞對體能和健康產生了極大的消耗。因此,范甘迪的體系更關注姚明的牽制力,而核心還是圍繞他在低位進攻時的個人單打和出球。
裡克·阿德爾曼的戰術創新
阿德爾曼在2007年接任火箭主教練後,為姚明制定了一套截然不同的戰術。在阿德爾曼的“普林斯頓”進攻體系中,姚明被進一步解放到罰球線附近。這不僅減輕了姚明的低位對抗負擔,還賦予他更多的戰術自由度:他可以靈活選擇腳步推進至內線單打,也可以拉開至中距離投籃。阿德爾曼讓姚明在罰球線成為核心樞紐,不僅提高了他的進攻選擇,還帶來了更多的傳球空間。這樣一來,火箭的進攻不再依賴低位進攻,而是利用姚明在高位策應的能力,透過多次傳球和跑位形成流暢的進攻配合,進一步盤活了全隊。
這種打法的一個優勢在於姚明體能的最佳化:在高位,姚明能夠避免頻繁的低位對抗,從而將體力投入到更廣泛的進攻場景中,甚至在關鍵時刻發揮得更加出色。儘管阿德爾曼的戰術沒有將姚明推到未來“約基奇式”三分線外的策應中樞位置,但他已經充分運用姚明的傳球和中距離能力,大幅提升了球隊的戰術多樣性。
在當時,這就是對姚明非常‘創新’的運用戰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