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202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章 邊關告急,大明英宗朱祁鎮,苦丁茶2024,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狠狠地砸在眾人的心頭。群臣們心急如焚,再次跪地懇請朱祁鎮停止前進,暫避敵軍鋒芒。王振卻被眾人的請求徹底激怒了,他雙眼圓睜,怒目而視,惡狠狠地呵斥道:“你們這群膽小怕事的傢伙!如此怯懦,怎配為我大明臣子?還不快給我去巡視陣地!若再敢胡言亂語,動搖軍心,定斬不饒!” 在王振的淫威之下,群臣們雖滿心無奈與擔憂,但又不敢違抗,只能無奈地起身,冒著狂風暴雨,艱難地前往陣地。他們在泥濘中深一腳淺一腳地前行,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憂慮和對皇帝的擔憂。
八月初一日,歷經風雨洗禮的朱祁鎮大軍終於抵達大同。這座曾經繁華熱鬧的城市,如今已被戰火摧殘得滿目瘡痍,一片淒涼。城中的街道上,到處都是殘垣斷壁,廢墟一片。百姓們驚慌失措,四處躲藏,眼神中充滿了恐懼與絕望。孩子們在角落裡哭泣,老人們在廢墟中嘆息,年輕的婦女們則緊緊抱著自己的孩子,瑟瑟發抖。大同鎮守太監郭敬,深知局勢的嚴峻,悄悄找到王振,憂心忡忡地勸說道:“王公公,依老奴之見,若再繼續前行,恐怕正中敵人下懷啊!如今敵軍士氣正盛,我軍卻屢遭挫折,此時貿然進攻,實在是兇險萬分。還望公公能勸勸陛下,暫且退兵,從長計議。” 王振聽後,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恐懼。回想起自出居庸關後,一路上狂風暴雨不斷,彷彿是上天對他們的警示。如今到了大同,暴雨又突然降臨,士兵們也都面露懼色。王振的內心開始動搖,經過一番權衡,他最終決定第二天班師回朝。
大同參將郭登心繫皇帝安危,透過學士曹鼐等人向朱祁鎮建議:“陛下,大軍可繞道南面的紫荊關入京,如此便能避開敵軍鋒芒,紫荊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我軍可憑藉地利之勢,安全撤回京城,確保陛下的安全。” 然而,王振卻拒絕了這一合理建議。原來,王振一心想著衣錦還鄉,想帶著朱祁鎮去自己家鄉蔚州的故居,在父老鄉親面前炫耀自己的權勢與榮耀。他彷彿已經看到了家鄉人對他的敬仰與羨慕,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行軍途中,他又擔心大軍會踐踏家鄉的莊稼,引起鄉親們的不滿,於是臨時改變主意,決定改道宣府。這一番折騰,不僅讓大軍白白繞了遠路,還浪費了寶貴的時間,讓疲憊計程車兵們更加疲憊不堪,為後續的悲劇埋下了禍根。
八月初七日,朱祁鎮率領大軍再次抵達宣府。此時,傳來訊息,也先已派兵緊緊追來。兵部尚書鄺埜心急如焚,深知局勢已到了千鈞一髮的危急時刻。他兩次上書,言辭懇切地懇請朱祁鎮:“陛下,軍情十萬火急,瓦剌追兵將至,請速速下令疾驅入關,並安排精銳部隊斷後,以確保大軍安全撤回!若再遲延,恐遭敵軍圍困,後果不堪設想啊!” 然而,朱祁鎮卻對鄺埜的上書置若罔聞。他被王振的言論所左右,仍然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認為敵軍不足為懼。鄺埜見皇帝如此,心急如焚,親自前往行殿,跪地懇請。他聲淚俱下,苦苦哀求皇帝能夠重視當前的危急形勢。王振見鄺埜如此執著,頓時火冒三丈,指著鄺埜的鼻子,破口大罵:“你這個迂腐的書呆子,懂什麼軍事?再敢多言,擾亂軍心,定斬不饒!” 鄺埜被王振的怒斥嚇得渾身發抖,但他心中依然牽掛著皇帝的安危和國家的命運,只能無奈地退下。他心中充滿了無奈與悲憤,卻又無能為力。
八月十三日,朱祁鎮正要下令離開宣府時,一名夜不收騎兵如疾風般飛馳而來,帶來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訊息 —— 瓦剌騎兵已經近在咫尺,緊追其後。朱祁鎮聽後,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慌亂之下,急忙下令原地紮營,並派恭順侯吳克忠斷後拒敵。吳克忠領命後,毫無懼色,帶著麾下將士義無反顧地衝向敵軍。戰場上,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吳克忠雖然勇猛無比,但面對瓦剌的精銳騎兵,終究難以抵擋。瓦剌騎兵如潮水般湧來,吳克忠和他的將士們在敵陣中奮力拼殺,鮮血染紅了大地。最終,吳克忠不幸被敵軍擊斃,他的身體倒在血泊之中,卻依然保持著戰鬥的姿態。傍晚時分,聽到敗報的朱祁鎮驚恐萬分,心急如焚,又急忙派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帶領官軍四萬迎戰。朱勇和薛綬率領著將士們在鷂兒嶺與瓦剌軍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然而,由於情報有誤和指揮失當,明軍在鷂兒嶺陷入了瓦剌軍的重重包圍。瓦剌軍從四面八方湧來,將明軍圍得水洩不通。儘管將士們拼死抵抗,浴血奮戰,他們揮舞著兵器,與敵人展開近身肉搏,喊殺聲震得山谷迴響,但最終還是全軍覆沒。這一場慘敗,讓朱祁鎮的親征之旅陷入了絕境,明朝的命運也如同風中殘燭,搖搖欲墜,懸在了生死一線之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