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202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章 邊患初現,大明英宗朱祁鎮,苦丁茶2024,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還極有可能陷入曠日持久的戰爭泥潭之中。一旦戰事拖延,那必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這對我大明而言,無疑是一場沉重的負擔。依老臣愚見,當下議和才是上上之策。透過議和,既能避免更多無辜百姓慘遭戰火屠戮,讓生靈免遭塗炭之苦,又能夠維持邊境地區的和平穩定,實乃一舉兩得之舉啊。”

這位老臣深知戰爭的殘酷與消耗,他曾經歷過前朝的動盪,親眼目睹戰爭給國家和百姓帶來的巨大災難,不願看到歷史的悲劇再次重演。他想起曾經戰爭過後,餓殍遍野、滿目瘡痍的景象,路邊堆滿了屍體,倖存者們面黃肌瘦,眼神空洞。村莊被燒燬,農田荒蕪,整個國家陷入一片衰敗。心中一陣刺痛,希望能以議和避免這樣的慘狀再次發生。他深知戰爭一旦開啟,生靈塗炭,百姓受苦,國家的根基也會動搖,而議和或許能為國家爭取到休養生息的時間,以圖日後的長治久安。他還考慮到,如今國內的民生狀況,百姓剛剛從多年的勞役賦稅中稍有喘息,若此時開戰,必將加重百姓的負擔,引發內亂,這對國家來說將是雪上加霜。他回憶起前朝因戰爭導致民不聊生,最終引發農民起義的慘痛教訓,不禁憂心忡忡。

這位老臣的話剛說完,整個朝堂瞬間炸開了鍋,議論聲此起彼伏。主戰派的大臣們紛紛慷慨陳詞,兵部尚書挺身而出,雙手背後,神情激動地說道:“陛下,我朝將士皆為熱血男兒,怎能懼怕瓦剌!此時若不戰而和,必讓四方蠻夷小覷我朝,日後邊境恐永無寧日。我軍應主動出擊,揚我軍威!我軍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定能一舉擊敗瓦剌,讓他們不敢再犯我邊境!” 他一邊說著,一邊揮舞著手臂,彷彿已經看到了勝利的場景。他想起將士們平日的訓練有素,在烈日下、寒風中刻苦操練,步伐整齊,口號響亮。想起邊疆的大好河山不能被蠻夷踐踏,那是祖先留下的寶貴土地,心中充滿了鬥志,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絕。他認為此時若不戰,不僅有損國家威嚴,更會讓邊疆百姓陷入長久的苦難,只有主動出擊,才能徹底解決瓦剌的威脅。他詳細闡述了軍隊的部署計劃,包括如何調動兵力、如何利用地形優勢、如何與周邊的衛所協同作戰等,試圖說服皇帝和其他大臣。他還提到了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如赤壁之戰,激勵眾人要有信心戰勝瓦剌。

而主和派的大臣們則滿臉憂慮,戶部尚書皺著眉頭,憂心忡忡地說道:“陛下,如今國庫雖有儲備,但一場大戰下來,耗費巨大,民生也將受到極大影響。百姓剛剛從多年的勞役賦稅中稍有喘息,若此時開戰,百姓負擔加重,恐生內亂。議和可解燃眉之急,再徐徐圖之,才是穩妥之計。況且,瓦剌地處偏遠,即便戰勝,也難以長期有效控制,不如透過議和,以最小的代價換取邊境的和平。” 他接著呈上了一份詳細的財政報告,指出了戰爭對國庫的巨大消耗,以及可能引發的經濟危機,強調了議和在當前形勢下的必要性。他列舉了各項開支,如軍費、糧草運輸費用、兵器製造費用等,讓眾人清晰地看到戰爭將給國家財政帶來的沉重壓力。

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爭論得面紅耳赤。禮部侍郎引經據典,闡述著出兵的大義,從《春秋》中的征伐之道,到本朝太祖皇帝的開疆拓土,力主開戰。他言辭懇切,情緒激動,聲音在大殿中迴盪。他認為出兵不僅是為了保衛邊境,更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和正統,遵循著先輩們的榮耀傳統。他列舉了歷史上諸多以戰止戰、扞衛國家尊嚴的例子,試圖喚起大臣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他提到了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封狼居胥,使得漢朝聲威遠揚的事蹟,激勵眾人要扞衛大明的榮耀。而工部尚書則從後勤保障的角度,詳細分析開戰的艱難。他列舉著糧草的籌備、兵器的打造、道路的修繕等諸多難題,極力主張議和。他講述了在籌備戰爭物資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如原材料短缺、運輸不便、工匠不足等,以及這些問題可能對戰爭程序產生的影響。他提到了之前某次戰爭中,由於糧草供應不及時,導致軍隊士氣低落,最終戰敗的慘痛教訓,以此告誡眾人不可輕易開戰。朝堂上,有的大臣拍案而起,憤怒地指責對方的怯懦,桌子上的茶杯被震得跳動起來。有的大臣則低頭沉思,試圖尋找更好的解決辦法,他們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焦慮與思索。一些大臣開始在朝堂上激烈辯論,互相指責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場面一度陷入混亂。有的大臣甚至不顧朝堂禮儀,大聲爭吵起來,整個朝堂亂成一團。皇帝朱祁鎮看著眼前的混亂局面,眉頭緊皺,心中越發焦慮,不知該如何抉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1945超能力建設秘密基地

雯織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