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202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章 朱祁鎮被俘後下,大明英宗朱祁鎮,苦丁茶2024,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的訊息如同一顆威力巨大的重磅炸彈,以雷霆萬鈞之勢瞬間在北京城炸開了鍋。當朱祁鎮被俘的噩耗傳來,整個北京城彷彿被一層濃厚且壓抑的陰霾所籠罩,城中百姓人心惶惶,彷彿世界末日即將降臨。街頭巷尾,人們都在交頭接耳,神色慌張且焦慮地議論著這突如其來、令人猝不及防的變故。恐懼的陰霾如同厚重的烏雲,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讓大家都感到窒息與絕望,彷彿呼吸都變得異常艱難。
孫太后聽聞此事後,心急如焚,整個人彷彿熱鍋上的螞蟻。她的眼神中滿是焦慮與不安,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擔憂。這位在後宮中歷經無數風雨,見慣了宮廷中的波譎雲詭、爾虞我詐的太后,自然深知此時的局勢已然危如累卵,稍有不慎,大明王朝便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在這千鈞一髮、生死攸關之際,為了穩定動盪不安的局面,她當機立斷,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令命朱祁鈺監國。與此同時,她心中仍對朱祁鎮的平安歸來抱有一絲微弱卻又執著的希望,不惜動用宮中大量的金銀財寶,企圖以此贖回朱祁鎮。一時間,宮中的太監、宮女們紛紛忙碌起來,他們神色匆匆,腳步慌亂,將那些珍貴無比、價值連城的金銀珠寶小心翼翼地收集起來,一箱箱地裝上馬車。隨後,車隊浩浩蕩蕩地朝著也先的營地進發,那場面彷彿是一場悲壯的出征,承載著太后的希望與大明的尊嚴。
然而,也先這個狡黠且野心勃勃的草原梟雄,在接收了這些財寶後,卻沒有絲毫放人之意。他的野心就如同貪婪的餓狼,永遠無法得到滿足。在他眼中,朱祁鎮就是他手中的一張王牌,一張足以掌控天下局勢、改變歷史走向的絕佳籌碼。憑藉這張王牌,他或許就能實現自己多年來稱霸中原、復興大元的野心。他坐在營帳之中,看著那些堆積如山的財寶,嘴角露出一絲得意且狡黠的笑容,心中盤算著下一步的計劃,眼神中透露出的貪婪與野心讓人不寒而慄。
翰林侍講徐珵(徐有貞),在這一片慌亂之際,提出了一個令人震驚不已的提議 —— 南遷。他滿臉憂慮,眉頭緊鎖,彷彿心中壓著一塊巨石。他向眾人闡述著自己的觀點,言辭中充滿了對局勢的悲觀與擔憂,認為北京如今已經危在旦夕,四面楚歌,唯有南遷,才能保住大明的根基,延續大明的血脈。他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卻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入了一塊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大臣們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的面露猶豫之色,有的則堅決反對。
兵部侍郎于謙,這位剛正不阿、心懷天下的大臣,立刻挺身而出,堅決反對。他目光堅定,猶如夜空中閃爍的寒星,深邃而又充滿力量。言辭鏗鏘有力地說道:“京師乃天下根本,一動則大勢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于謙的話語擲地有聲,如同一把鋒利無比的利劍,瞬間斬斷了眾人南遷的念頭。他的話,讓在場的許多大臣都為之動容,紛紛開始重新審視當前的局勢。他們從於謙堅定的眼神和有力的話語中,感受到了一種力量,一種堅守的力量,一種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與擔當。
於是,孫太后和朱祁鈺在經過一番權衡利弊之後,決定擢升于謙為兵部尚書,將北京的防務重任全權委任給他。于謙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猶如泰山般沉重,這份責任不僅關乎著北京百姓的安危,更關乎著大明王朝的興衰榮辱。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整頓軍務之中。首先,他果斷地採取行動,捕殺王振的親屬和黨羽。王振,這個曾經在朝堂上飛揚跋扈、一手遮天、禍國殃民的宦官,他的所作所為早已引起了公憤。如今他的餘黨已然成了眾矢之的,人人得而誅之。于謙的這一舉措,猶如撥雲見日,讓飽受王振之苦的百姓和大臣們心中大快。京城的百姓們對於謙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大家都堅信,有于謙在,京城一定能夠度過這場危機。他們在街頭巷尾傳頌著于謙的名字,將他視為拯救大明的希望之星。
在正統十四年(1449 年)九月初六日,局勢愈發緊張,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與不安。為了徹底斷絕也先的要挾念頭,于謙和群臣經過商議後,一致決定擁戴朱祁鈺為帝,改元景泰。與此同時,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帝。這一舉措,如同定海神針一般,讓原本慌亂不安的人心漸漸安定下來。朱祁鈺坐在皇位上,望著滿朝文武,心中既有對權力的敬畏,又有對未來局勢的深深擔憂。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從這一刻起,他將帶領大明王朝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戰。他看著臺下的大臣們,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與決心,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守護好大明的江山,不辜負眾人的期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