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李成聚將議退敵
阿慕666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章 李成聚將議退敵,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麼事了,阿慕666,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京城新任府尹王超,本就是個文人,又哪裡見過廝殺的陣仗。
此刻見到梁山泊的檄文,早亂了陣腳,趕忙來報梁中書。
本以為他手下兵精將廣,剛剛又大破了宋江,肯定不懼梁山草寇。
可是沒料到,此刻梁中書也有些亂了。
他看著王超道“不知道王相公可有退敵之策?”
王超,心中鬱悶。
居然問自己計策。
自己胸有哪裡有計策。
有計策,就不上這裡來了。
可是,他卻不敢說沒有……
梁中書的老丈人,可是當朝太師。
若是自己不被梁中書看好,傳到蔡京那裡,仕途可就全完了。
王朝微微皺了皺眉頭,思索良久,方才道“依下官愚意,既然梁山賊人散發檄文,肯定也是不想強攻城池,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哦?”梁中書看了看他道“王相公,你接著說。”
王超潤了潤嗓子,又接著道“他們準備圍攻北京城,不過是想救盧俊義等人罷了。若論小官愚意,且姑存此三人性命,想必賊寇們就不會狗急跳牆,以命相搏了。”
梁中書聞言,眼前頓時一亮。
王超又接著道“這些賊人若是不以命相搏,必然就容易失了銳氣。大人麾下猛將如雲,以城池為依託,徐徐圖之,方是上策。”
“相公之言甚善!”梁中書聞言大喜。
卻聽王超又接著道“只是,梁山泊這一夥,卻不是宋江可比。賊勢浩大,不僅朝廷收捕他不得,就連遼兵都不是他對手。咱們雖是孤城小處,你我有守土之責,若是有失,難免自誤。”
說到這裡,王超衝梁中書拜倒道“下官自當寫表申奏朝廷,還得請大人奉書呈上蔡太師恩相知道,早做救應。”
梁中書慌忙將王超扶起,嘆道“有王相公運籌帷幄,我等又何懼梁山水寇!咱們便如此計較!”
當夜,梁中書便喚了押牢節級蔡福吩咐道“盧俊義與陳希真兩個賊徒,非同小可。你若是拘束得緊,誠恐喪命!若教你寬鬆,又怕他走了。”
“待得明日那花榮到了,便關作一處。你弟兄兩個,早早晚晚,可緊可慢,在意堅固管候發落,休得時刻怠慢。”
當日陳希真過來救盧俊義,本就走過蔡福的路子。
兩人自然熟稔。
要救他們兩個,卻也有心無力。
蔡福此刻聽了梁中書的話,心中暗喜。
如此發放,正中下懷。
領了鈞旨,忙於兄弟蔡慶匯作一處,來牢中照拂盧俊義和陳希真。
梁中書叫人小心監押盧俊義等人,又緊閉城門。
令將士日夜守城,以防梁山軍馬。
又差人傳信飛虎峪,好叫他們知道,梁山要來攻打城池。
只讓兩人趕緊滅了宋江,早早回城。
飛虎峪外,都監聞達和李成,都接了梁中書鈞旨。
聞達開口道“如今宋江在此死守,急攻不下,若是等到梁山賊寇再到,我軍腹背受敵,當之如何?”
李成冷笑道“量這夥草寇,如何肯擅離巢穴?想必不過是虛張聲勢,想救宋江罷了!”
聞達卻不敢苟同“天王切不可小覷。楊哲就連遼國洞仙孛菫麾下的精騎都不懼,絕不是膽小之人。”
李成嗤之以鼻“聞都監言重了!洞仙孛菫下面的,也算得上是遼國精騎?當日宋江也不是自稱斬殺五百多騎,不還是被我們打得如喪家之犬?”
這事情,聞達也十分奇怪。
按說,宋江能夠吃得下五百遼兵。
他麾下軍馬,肯定不俗。
可是此番交鋒,卻是一觸即潰,著實奇怪。
聞達的臉色,變得十分凝重“楊哲與宋江,卻不可同日而語!”
一想到當初領兵去攻打梁山泊,稀裡糊塗就被打得大敗,差點丟了性命。
聞達的心中,便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抑鬱。
李成和聞達,是多年的搭檔和老友。
自然看得通透,自從上一仗,聞達卻是被折了勇氣。
心中計較,若是此番梁山人馬真的敢來,便殺他人仰馬翻。
長了志氣,也就解了聞達心中那股悶氣。
於是開口道“李某食祿多年,無功報德,草寇不來,別作商議。”
“如若那夥強寇年衰命盡,擅離巢穴,領眾前來,不是李某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