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慕666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章 呼延灼兵臨山下,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麼事了,阿慕666,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呼延灼,在高俅面前,保舉了兩人。

第一人為陳州團練使,姓韓名滔。

原是東京人氏,曾應過武舉出身。

使一條棗木槊,人呼為百勝將軍。

第二人也是武舉出身,曾任殿帥府制使。

只因失陷了花石綱,丟了官職。

前段時間方才進京。

呼延灼進京之時,正好遇到。

姓楊名志,乃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

槍法嫻熟,刀法精純,有萬夫不可擋之勇。

高俅聞言大喜,便請樞密院公文去陳州取韓韜為正先鋒。

又讓呼延灼引了楊志,進殿帥府拜見。

免了前罪,官複製使,拜為副先鋒。

不日,韓韜便到,高俅亦親自接見了。

呼延灼和韓韜本部,約有五千馬軍,一萬步兵。

高俅從東京禁軍中撥了五千步兵,與楊志領了,湊齊兩萬之數。

又寫了道公文,讓三人去京師甲仗庫內,不拘數目,任意選揀衣甲盔刀。

務必要使得軍馬整齊,好與梁山對敵。

早日凱旋,彰顯天威。

三人領了高俅鈞旨,帶人往甲仗庫關支。

呼延灼選了鐵甲三千副,熟皮馬甲五千副,銅鐵頭盔三千頂。

長槍二千根,袞刀一千把。

弓箭不計其數,火炮、鐵炮五百餘架。

都裝載上車,隨軍出發。

臨辭之日,高太尉又撥與戰馬三千匹。

三個將軍各賞了金銀緞匹,三軍盡賞錢糧。

呼延灼與韓滔、楊志都立了軍令狀,辭別高俅。

楊志領軍隨呼延灼返回汝寧州。

韓韜自回陳州整頓兵馬,再往匯合。

不到半月時間,大軍整頓完畢。

呼延灼便把京師帶回的衣甲盔刀,旗槍鞍馬,並打造連環鐵鎧軍器等物,裝備三軍。

高俅又差了殿帥府兩員軍官,前來點視。

犒賞三軍已罷,呼延灼擺佈三路兵馬出城。

前軍開路先鋒韓滔,中軍主將呼延灼,後軍催督楊志。

馬步軍兩萬餘人,浩浩蕩蕩殺奔梁山泊而來。

呼延灼領軍前來的訊息,早被送上了梁山。

聚義廳內,楊哲端坐主位。

左邊是軍師金劍先生李助,右邊是副軍師入雲龍公孫勝。

下面眾多頭領齊聚。

李助開口道“我聞此人,乃開國功臣河東名將呼延贊之後,嫡派子孫。武藝精熟,使兩條銅鞭,人不可近。必用能徵敢戰之將,先以力敵,後用智擒。”

話音剛落,林沖起身道“小弟自上山以來,未立寸功。請哥哥將令,願為先鋒!”

楊哲聞言大喜“若得林教頭出馬,必不落了威風。”

其餘眾人,亦紛紛請戰。

楊哲便點了鐵棒欒廷玉打第二陣,赤面虎袁朗第三陣,赤發鬼劉唐第四陣,打虎武松第五陣。

又領李俊和阮小二,引力帆軍和迎帆軍接應。

楊哲自領大小頭領,坐鎮中軍。

只是他知道呼延灼的鐵甲連環馬極為厲害,於是告誡眾人不可戀戰追擊,恐防中計。

分撥已定,號炮響起。

梁山大軍,下山迎敵。

次日天曉,兩軍對陣。

三通畫角鳴處,聒天般擂起戰鼓來。

楊哲陣營,林沖挺著丈八蛇矛,來到陣前。

先鋒將韓滔橫槊勒馬,大罵林沖道“天兵到此,不思早早投降,還自敢抗拒,不是討死!我直把你水泊填平,梁山踏碎,生擒活捉你這夥反賊,解送京師,碎屍萬段,吾之願也!”

林沖冷哼一聲,卻不答話,挺著丈八蛇矛,便朝他身上戳去。

兩馬相交,二般兵器逢迎。

往來不讓毫釐,上下豈饒分寸。

丈八蛇矛,招招不離要害;鐵桿方槊,裡外覷定心坎。

兩人來來回回,鬥了二十回合。

呼延灼見得韓韜力怯,舞動雙鞭上前助戰。

欒廷玉抖擻精神,挺著鐵棒上前劫住廝殺。

兩人武藝,不分伯仲,平分秋色。

鬥了二十回合,不分勝負。

楊志忍耐不住,挺著一杆渾鐵點鋼槍便來相幫,卻又被袁朗劫住。

才鬥了幾個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1945超能力建設秘密基地

雯織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