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楊哲大破連環馬
阿慕666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章 楊哲大破連環馬,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麼事了,阿慕666,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志,並不相信楊哲。
遼兵多以騎兵為主,戰鬥力極強。
哪怕是大宋最強悍的禁軍,在遼軍面前都是輸多贏少。
就憑梁山的這些草寇,又怎麼可能敢去跟遼兵爭鋒?
他不知道,楊哲是從哪裡得到了遼兵準備南下的訊息,還將他送到了張叔夜那裡。
可是,他覺得很有一種可能。
那就是,楊哲想利用遼兵來吸引朝廷的注意力,讓梁山免遭征討。
不然的話,朝廷為何早不派兵,晚不派兵,偏偏這個時候讓他們來征討梁山泊?
所以,所謂的攻打遼兵,不過是梁山的緩兵之計罷了。
搞不好,梁山跟遼人早就有了勾結。
這也就解釋得通,為何朝廷都沒得到訊息遼人要南下,楊哲一個梁山上的土匪頭子卻知道了?
不無蹊蹺。
聽完他的話,呼延灼和韓韜的眉頭,都緊鎖了起來。
楊志的話,似乎有幾分道理。
“依楊統制之見,咱們該當如何?”呼延灼開口道。
楊志的方法,很簡單。
既然梁山龜縮不出,他們無計可施。
那就將梁山人馬放出來。
楊哲不是說,他想去救那些百姓嗎?
那就讓他去救。
若是梁山不出兵,那就證明自己猜測是對的。
所謂的攻擊遼兵,救護百姓,那都是幌子而已。
若是梁山真出兵,就在半路伏擊。
面對面的廝殺,一刀一槍的拼鬥。
兩萬大軍掩殺過去,那些草寇怎麼可能抵擋得住?
哪怕是不能全殲了他們,消滅他們大部分精銳,也會讓他們元氣大傷。
到時候,梁山大寨,豈不是唾手可得。
滅了梁山,再考慮遼兵的事情都不遲。
韓韜搖了搖頭道“此法看似不錯,卻有些不妥。若是楊哲真領兵下山去打遼人,咱們半途擊之,豈不成了毫無信義之人,讓天下好漢恥笑?”
“兵者,詭道也!虛虛實實,實實虛虛。只要能取勝,又何必在乎那麼多?”楊志不屑道。
“楊制使,難道為了取勝,便可以不擇手段,連基本的信義都不要了?”韓韜搖頭道“不知令祖金刀楊令公泉下若是知道,會做何感想。”
楊志氣沖沖地正要辯駁,呼延灼開口了“好了,兩位將軍不用爭論,且聽我一言。”
楊志和韓韜的話,都有理。
若是梁山真願意打遼人,自己半路擊之,確實不是君子所為。
所以,他有一個比較中規中矩的想法。
梁山,他們必須要打。
遼人,他們也要打。
百姓,更要救。
既然梁山想要去救百姓,那也可以。
兩軍對壘,速速決戰。
先定了輸贏,再退遼兵。
若是梁山輸了,他們梁山要速速投降,夷平山寨,跟去京師請罪。
他呼延灼,再領兵去打遼兵,救百姓。
若是官軍輸了,自然也沒人困得住梁山。
到時候,他們想要做什麼,誰也攔得住?
此言一出,楊志和韓韜都覺可行。
只是擔心,梁山沒得這樣的膽量,正面對決了。
呼延灼便回書楊哲,約定來日決戰。
定了輸贏,再退遼兵。
不多時,便收到梁山回信。
定在兩日後,在水泊前廝殺。
呼延灼大喜,點齊三軍,早做準備。
這日,五更造飯,讓軍士將校都吃飽了。
差正先鋒韓滔先前探路,令副先鋒楊志領兵壓陣。
又將三千悍勇之士,都鎖上連環甲馬,藏於中軍。
呼延灼全身披掛,騎了踢雪烏騅馬,仗著雙鞭,大驅軍馬殺奔梁山泊來。
來到水泊邊,早見對面金沙灘上,梁山鋪開人馬,隔水相望。
水泊中,又有無數快船,整整齊齊排開。
旌旗招展,遮天蔽日。
呼延灼見梁山如約交戰,心中歡喜。
卻又見水泊中船隻並不靠岸,自己軍中船少,心中自在盤算,如何制敵。
就在此刻,楊哲站在頭船上,叫呼延灼答話。
楊哲讓呼延灼來水面上廝殺,呼延灼讓楊哲上岸決一死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