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慕666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章 東京再議徵梁山,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麼事了,阿慕666,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龍山,在青州地界。

雖然離梁山泊並不遠,可若分兵駐守,其實用處並不大。

若是遇到官軍圍剿,難免救應不及。

鄧龍,與時遷有舊,與梁山還算親近。

從始至終,他都不願意同去梁山。

只想守著,自己二龍山這一畝三分地。

所以,楊哲也不想勉強。

如今,願意跟隨他留下的,還有五六百人。

只要不是官軍大舉攻山,自保是足夠了。

鄧龍居然同意,二龍山也願意遵守梁山軍規。

不濫殺無辜,不劫掠窮苦百姓。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也算是梁山盟友。

更準確地說,留在他在這裡,跟梁山互通有無,便是梁山的一個眼線。

尤其是,當日為了盯住宋江,時遷在二龍山山下兩側,各設了一個酒店,打探訊息。

二龍山若是有變,梁山也可以及時知道。

所以,楊哲並不擔心。

最重要的是,鄧龍給出的誠意,很足。

幾乎將宋江這大半年攢下的積蓄,幾乎都送與了梁山。

就衝這個,也得給他幾分面子。

在二龍山停留了一日,大軍再次啟程。

不日來到陽穀縣,早有武松帶領駐守縣城和獨龍崗的眾頭領相迎。

不說楊哲離了陽穀縣,領大軍回梁山,大賞三軍,又重新給眾頭領分了司職。

卻說梁中書當日在李成的護送之下,從西門逃出數十里。

未見追兵,方敢停下來歇息。

重整兵馬,身邊已不到千人。

暫且找了個村莊駐紮休整,又派人去打探北京城訊息。

不過幾日,探馬來報,都監聞達,親自領軍來接應。

梁中書聞言大喜,慌忙與李成出來相迎。

方才知道,梁山軍馬前日已經退去。

聞達得了楊哲釋放的近萬降兵,又收攏四散敗軍,如今城內倒有近兩萬人馬。

只是有北方探馬來報,邊境遼國御弟大王耶律得重得了訊息,大有趁機南下之意。

聞達得知梁中書下落,便立馬親自過來,請他回北京城主持大局。

梁中書跟隨回到城內,早見蔡夫人出來接住。

敘說當日梁山人馬衝入府內,除了幾個反抗的護衛被當場斬殺。

其餘家眷,家丁丫鬟婆子,都未曾有為難。

那頭領魯智深知她身份,本欲取她性命,卻又得梁山寨主傳令,不知何故又放了她。

只是讓他轉告梁中書,若要再為禍一方,他日必當不饒。

路上,梁中書已從聞達口中得知,楊哲擔心遼兵南下,故意放開西門讓他逃走。

心中自然明白幾分,卻也不好跟蔡夫人說起。

若是傳到蔡京耳裡,他卻不好自處了。

梁山雖然未曾過多殺戮,整個府邸卻被洗劫一空。

值錢的和能搬走的,全都被搬走了。

蔡夫人只恨得牙癢癢。

便教丈夫寫表申奏朝廷,寫書教太師知道,早早調兵遣將,剿除賊寇報仇。

聞達又來參報,民間被殺死者五千餘人,重傷者不計其數。

不過樑山皆有撫卹,倒是無傷大雅。

只是各部軍馬,折損三萬有餘。

尤其是,如今糧草不足支撐旬日,需得早做打算。

梁中書當即寫了奏文密書,令心腹梁寬送往京都。

又吩咐差官,去臨近州縣借糧。

不過幾日,心腹梁寬來到東京太師府前下馬。

門吏轉報,太師教喚梁寬入來。

直至節堂下拜見了,呈上密書申奏,訴說賊勢浩大,北京城破細節。

自然受了梁中書吩咐,隱去楊哲放其生路一節。

只說中了梁山詭計,兵敗丟了城池,卻又聚攏人馬來奪城池。

梁山見孤城不能守,先退去了。

蔡京見了大怒,且叫梁寬先行退下。

次日五更,景陽鐘響。

蔡太師為首,引領群臣,直臨玉階,參見道君皇帝。

蔡京走出班列,上奏北京之事。

天子覽奏大驚,與眾臣曰“此寇累造大惡,克當何如?”

諫議大夫趙鼎出班上奏“聽聞梁山打替天行道大旗,不害百姓,只懲貪官,更是殲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1945超能力建設秘密基地

雯織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