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陸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章 澤浦地,尋墓神兵,伍陸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擾到我們三個就行。”
猴子一聽忙激動的朝著我們三個敬了一圈軍禮,隨後小聲的說道:“好嘞!各位有什麼需要的地方可以隨時招呼我,從現在開始,保持安靜!”說完笑嘻嘻的找了個位置悠閒的坐了下去。
我和阿嬌、阿紫三個人便開始認真翻閱起來,從早上一直翻閱到中午,三個人愣是沒有找到一丁點相關的線索,眼睛一直盯著書本看個個都成了睡眼惺忪的樣子。
如果隨便就能找到線索的話,或許阿嬌她們之前早就發現了,所以大家的心態都還比較穩定,只好先去吃中午飯,下午再繼續。
結果一下午的時間我們三個人不知道翻了多少本書,也同樣是沒發現任何的線索。
於是我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猴子這傢伙倒輕鬆,我們翻完一本他就收走一本,此時無聊的疊起了紙飛機。
看到猴子手中的紙飛機我突然聯想到了軍用戰機,同時串想到了地理,因為我坐軍用直升機的次數並不多,但那種高空俯瞰大地的感覺卻是十分的震撼,山川連綿,地勢地貌一覽無餘。
或許我們所查詢的線索方向還可以再延伸一些,“赤紅玉,泊下匿,澤浦地”最後的這個“澤浦地”會不會在一些有關軍事地理方面的書籍中記載呢?
於是我又在書堆之中挑選出來了一大堆有關軍事地理方面的書籍,一直快到了晚飯的時間點,三個人仍然是沒有發現任何的線索。
就在我有些懷疑是不是老關頭的三十六道尋墓定穴法並不實用的時候,眼睛瞥見前方的書堆中夾雜著一本《方輿紀要》。
於是我把這本書給抽了出來,隨即開啟翻閱,結果看到其中一頁時發現有一段記載著:“洪澤浦在‘縣北三十里,舊有破釜塘。’鄧艾立白水塘,與破釜相連,開水門八以溉田。其後煬帝幸江都,道經此,久旱遇雨,因改今名。”
我一看這上面記載的“洪澤浦”,原來名叫“破釜塘”,屬於後期改過名的,便突然想到既然是地名會不會這“洪澤浦”就是我們要找的“澤浦地”?
於是我趕緊把這個情況和阿嬌、阿紫兩姐妹說了一下,三個人在一塊研究了好久,期間翻閱了一些其它資料來證實這個地名。
最終才確定這本《方輿紀要》中所提到的內容大概就是我們要尋找的地方,“洪澤浦”改名的時間大約是在隋朝時期,按時間推算的話是在我們之前下過的八將地宮前面,理論上來說是沒有錯了,但是想要百分百確定下來的話,怕是要到當地走上一遭才行。
後面的資料中也有提到,“洪澤浦”的現在名稱叫做洪澤湖,位置在江蘇省西部,淮河的下游。
1128年之後,由於黃河南徒經泗水在淮陰以下奪了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從此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東瀦水(蓄水),由原來的小湖擴大成為洪澤湖。
看到這裡,我們頓時覺得墓穴位置想要鎖定甚是棘手,那九字提示中間的三個字為“泊下匿”,其意墓穴肯定是在水下,可現如今隔了千年之久,小湖成大湖,再想找回墓穴的準確方位,可想而知難度有多大了。
不過,既然確定好大概方向,就好進行下一步了,當天晚上我們又抽時間翻閱了大量的最新資料,鎖定了洪澤湖周邊的四縣二區,分別是:“淮安市的洪澤縣、盱眙縣、淮陰區;宿遷市的泗洪縣、泗陽縣、宿城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