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光和七年(184年)7月(1)
月樣般的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章 光和七年(184年)7月(1),穿越後我還是戴黃盔穿黃袍,月樣般的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唉,老丈,村裡怎麼沒看到成年男子啊?”
“哦,打圍下網去了,過幾日才能回來。”
“原來如此,謝過老丈。”齊潤拜別了老人,一邊走一邊左右觀察,自從長社遭遇埋伏後,他的警惕心愈發熾烈,眼前這個沒有成年男子的村子讓他覺得有種詭異的感覺。
‘打圍下網?這也不像是個以漁獵為生的村子啊。’
齊潤懷著疑慮與眾人一起來到了老人所說的茶棚。
茶棚建在一個三岔小道的路邊,是用竹子搭建而成的,棚頂覆蓋著綁紮的茅草,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金色。
棚內擺放著幾張簡陋破舊的竹蓆,是供人跪坐的,還有幾個矮小的竹凳,棚子裡有兩張用竹子扎制的充作桌子的案臺,案臺中央的爐子上坐著一隻大鐵鍋,齊潤是到了廣宗後才知道漢代的鄉間茶坊沒有達官貴人那麼精緻,他們是把茶碾成粉末,然後放進鍋裡煮,有時還會在裡面加姜和蔥。好像煮粥一樣。
桌面上擺放著幾隻陶碗,雖然粗陋,但洗的很乾淨,有一種恬然的古樸感。
“幾位,面生,敢是外地來的?要吃茶麼?”茶棚的主人是一位老嫗,她本來坐在爐子旁守著火,見到齊潤一行人走了進來,連忙站起來招呼。
“吃!每人來碗茶,老太婆,有吃的沒有啊?”崔石頭進了茶鋪也不管別的,一屁股坐在了一個小凳上就吆喝著要茶要飯,郭大星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湊到他耳朵旁低聲講了幾句,然後就見崔石頭的表情收斂了下來。
“有吃滴,下的麵條子,澆的好臊子,還醃得有好菜,鹹菜不要錢。”
王白從腰裡摸出顆金豆子來遞給老嫗:“大娘,茶和麵,我們這些人每人一份。”
“茶我不要,麵條我要三碗!”典韋吼道。
“那我也要三碗!”崔石頭聞言,煥發了鬥志。
“都有都有,坐著,坐著吧。”老嫗得了金子,樂的眉開眼笑,去一個蓋著白布的籃子裡拿出碗來,給每人手裡遞了一個,然後拿了一柄長把的竹製水瓢,從鍋裡舀出茶湯來挨個給碗裡注茶。
很快就到了齊潤這,這老嫗看上去年齡不小了,手卻極穩,她手腕輕輕一翻,滾燙的茶湯就注進了齊潤手裡的碗,不灑不漏,水位剛好,齊潤一直盯著看她倒茶,二十幾個人,碗裡的茶湯居然一樣多,一看就是長時間幹這行形成的肌肉記憶。
齊潤捧著碗坐到了門口的一塊大石上,一邊吹著碗裡的茶湯一邊觀察著周圍。
除了沒有成年男子,這裡有一個村莊所應有的一切事物,但齊潤就是覺得那裡不太對,記憶中好像有那麼一段文字在蠢蠢欲動,撓著他的腦子。
一晃神的功夫,茶棚裡忽然熱鬧起來了。
是典韋和崔石頭兩人開始了爺們間的戰爭。
“我這是第五碗。”
“我是怕燙,不然現在已經吃到六碗了!”
王白遞過一碗麵來:“參事,快吃點吧,不然一會都叫這倆貨旋肚子裡了。”
齊潤笑著接過面吃了起來,幾口麵條下肚,心情也跟著放鬆了很多,一直以來緊繃的精神和身體這一下子都不可遏制的鬆弛下來,睏意席捲而至,要不是之前遇到華佗知道這麻沸散還沒發明出來,而且吃了四五碗麵的那倆人都倍精神,齊潤差點懷疑面裡下了迷藥。
“大娘,這裡有能休息的地方嗎?”
“往後走,有大棚子,地上都有席,隨便躺。”
“好,叨擾了。”齊潤謝過老嫗,默默的把自己的那碗麵吃完,又坐了一小會,轉過臉看著茶棚裡面,只見眾人都早已經吃完了,只有典韋和崔石頭各自捧著一個大碗還在乾飯,周圍還站著好多村裡的小姑娘小媳婦看著他倆吃東西的樣子在笑。
“別鬧了,後面有地,早些歇著,明日看過早集,咱們就走。”
說完齊潤站起身來往茶棚後面走,他是真的睏倦的不行了,當他走過碗盞狼藉的桌案時,老嫗也正在收拾。
她手腳利落的把筷子丟到一個木桶裡,碗則一個個摞起來立在桌角,足有三四十厘米高,像個柱子,她像一個雜技演員一樣把碗拿起來,然後用條溼布一揩,緊接一拋,那碗便飛向桌角立起來的‘碗柱’,然後穩穩的落到更上層。
老嫗做這事時動作如行雲流水一般,機械而沒有表情,只是當她收到一個碗時忽然愣了一下,動作稍微停滯了幾秒,但轉瞬又恢復正常,將碗拿起,一揩一拋。
就這幾秒,卻被齊潤留意到了,一瞬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