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光和六年(183年) 11月(3)
月樣般的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光和六年(183年) 11月(3),穿越後我還是戴黃盔穿黃袍,月樣般的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些世家豪族給的怕不只是糧食,恐怕還有兵器、鎧甲吧。”
齊潤此言一出,堂上眾人鴉雀無語,只有張角輕輕的笑了一聲。
“不過他們給的怕都是些次品、破爛而已。”齊潤也笑了一聲,往前踏了一步,卻見張角抬手,示意他先不要繼續往下說,然後他對堂下站著的人說道:“曼成、趙弘、卜已,你三人留下,其他人先出去吧。”
於是眾人散去,堂上只留下三人站立不動,小坤道上前拉住張角衣袖:“爺爺,我也要留下。”張角回頭看了她一眼,點點頭算預設了。
‘張曼成?趙弘?他們倆不是應該在南陽麼?怎麼此時會在這裡?’齊潤略微打量了一下留下的三人,卜已他早已認識,另外兩人一人身材高大,另一人則偏矮小,只是矮小那人卻很健碩,高大的那個反倒清瘦。
“川嶽小友,你打算說什麼?”張角問道,聲音明顯嚴厲了些。
“大漢自光武中興以來,一直是外戚與宦官交替掌權,哦,其實不能說是自光武始,那王莽不也是外戚上位麼?到了桓帝時,外戚梁冀更有跋扈將軍之稱,他之前已廢立三帝,權勢熏天,最後是桓帝聯合宦官方才將之誅殺並翦除其黨。賢師,我說的沒錯吧?”
“不錯。”
“敢問大賢良師,誰為宦者授權柄?”
“自然是天子。”
“誰為外戚之友援?”
“乃是世家黨人。”
“正是!賢師所言分毫不差,外戚之援正是世家黨人門閥士族!自梁冀伏誅,朝廷至今仍然畏懼外戚專權,於是以宦權壓士權,世家大夫們數次抗爭,結果只惹得朝廷痛加懲治,將無數名士罷官入罪。這就是第一次黨錮之獄。後來竇武之亂,又是一大批士人被捕被殺,那可以算是第二次黨錮之禍了。”
“你是來說故事的嗎?”矮小健碩的那個人忍不住發話:“有屁快放,我們哪裡有時間在此聽你說這些!”
“唉,急什麼,我馬上就入活了。”齊潤呵呵一樂,他向前對著張角再施一禮:“七年前,天子再次下令收捕黨人,想來就是在那之後不久,他們找到了您。”
“我猜賢師本是鄉野遊醫,可醫者不受重視,於是您不得已利用太平道作為幌子,四方雲遊為人治病,隱藥石於符水之內,匿灸針於叩祝之時,卻在不知不覺中於各地有了一大批信徒。於是他們發現了您,給您大開方便之門,使太平道在之後的發展如火如荼,現在更是遍佈天下。”
“說到底啊,”齊潤又前跨一大步,站到距張角不足五米處,朗聲大言道:“您就是黨人編就的一把帚!為黨人掌權清掃道路。太平道就是黨人淬鍊的一柄劍!為黨人復仇誅殺宦者!”
‘倉嗆’瘦高個拔劍半出,向著齊潤邁進一步:“師父,此人不可留矣!”
“趙師兄,何至於此!”
小坤道見瘦高個突然變色,連忙跑下堂來將齊潤護在身後。
這個拔劍的原來是趙弘,那個矮壯的卻是張曼成。
齊潤吃了一驚,趙弘拔劍他倒是不怕,吃驚的是小坤道居然肯來護著自己。
張角站起身來,示意趙弘退下,他盯著齊潤看了一會,點了點頭道:“川嶽小友所言不錯,我等背後確實有世家黨人助力。”然後又對齊潤說:“那請問小友為何說我等之事必不成?豈不知陳勝、吳廣於大澤鄉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遂使強秦二世而亡,方才有了現在大漢這近四百年的基業。”
“是,請問大賢良師,霸王項籍,是何出身?”
“楚國宿將項燕之後。”
“楚國貴族之後。”齊潤補充道,然後他伸出右手張開五指,一一指給張角說道:“秦末呼應陳勝起事的人中,魏豹,魏國貴族、韓成,韓國宗室、司馬卬,趙國舊將、趙歇,趙國貴族、共敖,楚國貴族、田榮,齊國宗室。”
“就是本朝太祖劉邦,雖傳是起自亭長,但其本身也是魏國勳貴之後,其曾祖父,在魏國曾官至大夫。”齊潤在堂下且踱且說道:“若沒有這些各地的六國舊勳隨之蜂起,諒陳勝、吳廣區區九百戍卒,焉能攪動秦地三十六郡之變?”
“秦末之時,六國餘澤猶在,六國雖滅,但這些六國之餘在當時依舊有很大的能量,而陳勝、吳廣不過是個引子,後面秦朝的覆亡,以及劉邦的崛起,其實都有他們的力量在後面推助,最後大漢建立時,上位的也是大量的六國舊勳原貴,而平民出身的陳勝、吳廣,振臂一呼後首當其衝地早早地就被討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