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樣般的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章 光和七年(184年)8月(4),穿越後我還是戴黃盔穿黃袍,月樣般的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怎麼?不想見我?”管荷推開了齊潤的房門走了進來,見齊潤正在桌前拿著毛筆寫著什麼東西,於是輕輕的坐到了齊潤對面的椅子上:“你還在生奴奴的氣?”

齊潤抬頭看了管荷一眼,笑著搖了搖頭:“我這幾天一直在寫東西,想在師父能見我前先把我的想法好好的跟他說說。”

管荷伸脖一看,只見齊潤用的毛筆都開叉了,而他在紙上寫的東西糊塗花臉的,什麼也辨認不出,不由得嘖了一聲:“這寫的什麼呀?這是什麼爛字?你覺得師父能看懂嗎?”

“嘿嘿。”齊潤不好意思的撓了撓後腦勺,他寫字確實很爛,而且毛筆也用不慣,繁體字雖然會認卻大半都不會寫,當時起意無非想找個事做來好分散下精力,結果越寫越心煩,越煩字寫得越爛,就這幾張紙,他已重寫了好幾遍,可還是一塌糊塗。

管荷不屑的一笑,挽了挽袖子,將齊潤面前的紙拿到自己這邊來,從筆架上從新選了支小號狼毫,在硯裡蘸過了墨,正經端坐道:“你說,我寫。”

“哎,那敢情好,謝謝你管……阿荷。”齊潤大喜過望,連忙坐下,翻了翻自己劃拉的那幾頁紙,從裡面找出一張來唸道:“題目是:儲存火種,展開游擊戰。”

“右擊戰?這三字怎麼寫?”管荷問道。

“就是遊擊將軍的那個遊擊麼。”齊潤一邊說,一邊理著自己手裡稿子的次序,繼續念道:

“首先要明確的是:我們之前所設想的,各地同時發舉,並快速的攻佔下幾個大的城市,而後合圍漢王朝的中心——雒陽,從而快速獲得勝利的這個想法現在已經完全的失敗了。各地的起義軍不是被打散,就是被打敗,不但沒有攻克下大城市,就連前期佔據的幾個小城也很快就在敵人的反攻下丟失。

這就是我們面前地第一大的問題:大城市守備完善,靠我們這些裝備不足且沒有攻城器械和相關知識的農民軍,是很難攻克的,而朝廷一旦集結起大軍來,我們在野戰中也將無法取勝,就算我們想要憑藉攻佔下的城池來堅守,可那又能守多久呢?一年?兩年?所謂久守必失,我們的力量也將會在這樣毫無休止的守備中被消磨殆盡,最終不可避免地走向失敗。”

齊潤唸完這段,抬頭一看,發現管荷沒有動筆,而是在那裡望著自己發愣。

“寫啊。”

“哦,好,你等我寫完這句。”管荷重新端正坐好,之前她以為齊潤打算要寫信來訴說自己的委屈,結果沒想到居然是這樣的內容,而且一聽開頭就很震撼,於是也打起精神來開始一筆一劃認真的寫起來。

“我們面前地第二大的問題,是士兵的訓練度偏低,裝備不足且不夠精良,而且缺少足夠忠誠的、在關鍵時刻能夠頂住壓力的、百折不撓奮戰到底的精銳骨幹。

因此,相對於官軍,我們雖然人數眾多,但是整體實力是偏弱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各地的黃巾義軍應該趁實力相對完好的時候徹底撤出城市,避開敵人的鋒芒,到山林中或偏遠的地區去建立屬於自己的根據地,從而開展廣泛的游擊戰的原因。”

“你想讓各地的義軍部隊撤出城市?到山林裡去?那不是成了山大王了?”

“不光部隊,那些支援我們的百姓願意走的也要帶著,另外人在哪裡並不重, 重要的是人所持的信念,我們需要藉助山林地區的天然優勢來隱蔽自己,就像老虎捕獵時,也會先將身子藏在草叢中……哎呀,你別打岔,我都忘了說到哪了。”

管荷吐了吐舌頭,趕忙把齊潤之前說的話抄寫上:“你繼續說吧。”

“嗯,那什麼是游擊戰呢?

古往今來,一切的軍事行動的原則,都基於一個基本,就是儘可能地儲存自己的力量,消滅敵人的力量。

從姜太公,到孫武子,所有偉大的軍事思想都基於這個原則。一切裝備上的、戰術上的、整體的、個體的,都是圍繞達成這個原則存在的。

只有有效的儲存自己,才能更好的消滅敵人,而游擊戰就是遵從這一原則的思想,有位偉人將它總結為十六個字: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官軍是強大的,我們則是偏弱的。但敵軍雖強,卻數量不多,我軍雖弱,但數量甚多。

而且敵人是分散的,而我們則是整合的。

因此我們的基本戰術,便應是集中儘可能多的兵力,包圍敵人而消滅之,如不能包圍其全部,也應包圍其一部,不能消滅所包圍之全部,也應消滅所包圍之一部,不能大量俘虜所包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問道在諸天

北玄墨蕭

無限之血火榮耀

七隻小鷹

天下

夢醒心傷

情滿四合院之無悔青春

橡皮泥戰士

被退婚後:我詩仙的身份曝光了

兩儀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