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章 增兵驚推演,漢吏,三國小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穹之上,半月高掛。
漆黑的夜色下,整支隊伍不打火把,沒張旗幟,也沒攜帶金鼓。
由於大部分人都有夜盲症,晚上看不清道路,那點淡淡的月光也不起作用。
呂布作為良家子,從小一應飲食還算不錯,夜間勉強能看得清周邊環境,故而策馬走到隊伍最前面,身後跟著的是自家妻弟魏續,再後則是成廉、候成等人。
隊伍就像一條長蛇一般,一騎接著一騎,有的被徵召而來的青壯年露恐懼,時不時還會盯著左右看了一眼,路邊一點風吹草動,都能讓其心悸半天。
呂布一直往前走了有個小半個時辰,隊尾壓陣的高寶才剛出城門,在王蒼略帶鼓勵的眼神下,慢慢融入到漆黑的夜色中。
千騎人馬又花了小半個時辰收攏人員,然後在石城南邊大概十幾裡的地方分開。
呂布領著百五十騎加上自家的義從,兩彪人馬慢慢渡過芒幹水的冰面後,慢慢消失在杜颯等人的視線中。
王蒼這次把城中的守備力量徹底掏空,除了明日詐降的大車和劉康、杜宇兩位士史,其他的諸如侯長第五班,東西尉史費氏兄弟,塞尉府中諸多斗食小吏,全部派了出去,加上青壯,合計湊了有個將近九百騎!
此刻城頭上,除了一名喚作李軌的戍卒在城樓上眺望之外,城牆上的火把盡皆以草人舉之,草人外穿戎服,頭帶皮盔,用之以迷惑夜間鼓譟的鮮卑士卒,這就是王蒼匆忙往城頭下趕的原因。
用了大半天,把城中的燧卒親眷都召集起來,合全塞之力,這一兩百個草人終於趕在黑夜來臨之前紮好了。
夜間的寒風如同刮骨刀,杜颯帶著眾人找到一處避風的坡地之下,然後招呼眾人下馬,給賓士了二三十里的戰馬餵食些豆餅和清水,因為這會時間還沒到。
足足等了快個把時辰,見時機差不多了,杜颯招呼陳寬那隊先行。
陳寬翻身上馬,在馬上行了個軍禮,大聲吆喝本隊士卒:“人去枚,打起火把!”
在眾人的注視下,那條火龍越行越遠,直至完全看不清為止。
萬事開頭難,陳寬這胖子機敏,加上性子憨厚,眾人大多與其私交不錯,由此杜颯才把這個先行的任務交予給他。
這支隊伍盡皆是鮮卑人,也就是那日投降而來的慕容部士卒,陳寬本就會些許胡語,基本交流起來不算太難。
陳寬照著王蒼待人接物的手段來對待這些士卒,平日裡對這些人頗為親厚,但訓練中,那就沒有留情面,該鞭笞就鞭笞,該獎勵就獎勵,使得這些鮮卑人對其也算是又愛又畏。
奔行了將近一刻鐘,石城上的火光依稀可見,陳寬知道,那不過是草人罷了。
想到此處,心中對王蒼愈發欽佩。
“張旗!”
一杆杆被提前繡好字樣的旗幟被打了起來,隨著戰馬的行進間,旗面呼呼作響。
日律推演的本部士卒自然是不會被派來夜間襲擾石城的,來的是那些漢人奴隸和被王蒼遣散的乞伏罌等人。
但其留了個心眼,派了一隊親衛持著弓弩,立於眾人之後,如果有敢逃走的,一根冷箭便會不留情面的直射過來。
弓箭尚且好說,被射中不一定會死,但弩箭不同,這玩意兒射來,半條命都沒了。至於是誰送來的弓弩?那自然是田晏等人,此事暫且不提。
自正旦過後,黑牛父子再未傳遞情報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被改換為營中燒飯取水,故而夜間到不了城下。
且說乞伏罌前幾日被黑牛勸的有些意動了,但礙於畏懼日律推演,對於黑牛的遊說,遲遲不敢下決定。
石城邊,望著那火光瑩瑩的城牆,乞伏罌的臉上露出羨慕的神色,在王蒼手底下好歹過得是人過的日子,和在這邊的日子比起來,王蒼對他就和他親爹一般。
雙手尾部那三根手指的斷處隱隱作痛,但乞伏罌拿著金鑼和鼓捶的動作不敢停,戀戀不捨的把目光從場上移走。
忽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在夜色下傳得極遠,乞伏罌驚駭的朝著馬蹄響處望去。
因為,他們沒馬!
逃不掉!
遠處,一條火龍迤邐而來,在火光的照射下,騎士個個頂盔戴胄,披掛齊整,腰間斜插一柄環首刀,手中握著一杆騎矛,馬鞍身側的弓囊中還插著一張強弓,好一隊雄赳赳的騎士。
為首一人個子不高,看著是膀大腰圓,身上更穿著一身制式的鐵鎧,先是用手中馬鞭點了幾騎,不知說了些什麼,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