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章 初聞杜氏,漢吏,三國小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主公!”

本就感王蒼恩義的其他奴隸跟著下拜喊道:“主公!”

那些聽不懂漢話的鮮卑部眾見眾人跪倒,也跟著跪拜下去。

王蒼不由得撫頜一笑,大聲衝著跪倒在地的眾人說道:“還跪著作甚,起身回塞朝食。”

“唯!”

臨了,又用鮮卑語重複了一遍,不待眾人反應,當先拍馬向前趕去。

眾人本就飢腸轆轆,如今聽到吃飯,被凍得通紅的臉上更顯赤紅,默默振作氣力,跟著在王蒼身後,只是有些實在餓急了的,還貪戀的多吸了兩口帶著飽滿香味的清冷空氣。

一行人行了三四里,就到了沒有缺口的芒幹水邊。

只見被凍的硬邦邦的河面上,竟然站著不下百餘人,王蒼雙目微眯,見大多都是塞中戍卒打扮,微微鬆了一口氣。

略顯精悍的屯長杜颯站在最前面,身邊是劉破奴和魏三領著的些許守河老卒,一行人見王蒼走在最前,全都恭敬的行了個軍禮。

王蒼也不託大,離著眾人還有十來步的時候就翻身下馬,牽馬步行到杜颯、劉破奴等人身前笑問道。

“老杜,本尉離塞不過一夜,何其之急啊。”

杜颯微微沉默了幾息,畢竟和王蒼還不是很熟絡,乾巴巴的從口中擠出了幾句;“昨夜見烽燧發三炬火,又有周邊燧卒來報,此次鮮卑入寇人數不下於幾千之眾。”

“塞中諸吏在塞尉府等至半夜也未見塞尉歸來,吾等放心不下,今晨劉、杜二位士史讓下吏帶本屯戍卒出來探查塞尉安危。”

劉破奴跟著說了幾句:“塞尉,俺正是在此時碰上的杜屯長,說真的,當時可是把俺嚇了一跳。”

“白茫茫的河道上站了百餘人,本尉差點還以為是鮮卑人埋伏在此。”

王蒼聽罷,有些感慨,本想走上前去握住這百戰老卒的手,但手剛伸出去就變了個方向,改成拍了拍杜颯的肩膀。

兩漢之際,如果不是特別熟絡和關係親近之人,驟然握手可能會起反效果*。

剛想問候杜颯幾句,呂布的聲音就由遠及近的傳來:“嘿,老杜,兄弟們快餓死了,還不快讓開道路,好讓吾等歸塞朝食。”

杜颯如同刀削斧刻的臉上神色微微變幻,勉強擠出笑意,點了點頭,退到王蒼身後。

王蒼也不上馬,招呼了杜颯一句,跟著他一邊走一邊牽馬步行,千餘人的隊伍在冰面上拖的極長。

這一路上和杜颯邊走邊聊,王蒼終於知道為什麼會看到秦宜祿這個名字會有熟悉之感了。

前世在某數字網站上看到,秦宜祿之妻喚作杜氏,也就是杜夫人*。

曹操帶關羽圍攻呂布於下邳之時,呂布派遣秦宜祿求救於袁術,但袁術不肯出兵,只是派了些軍隊為聲援。

也就是這個時候,關羽多次請求能否把老鄉秦宜祿之妻許配給自己,而且不是一次,是多次請求,也讓曹賊記住了這個名字。

等到城破之時,曹操派人去探尋杜氏,結果發現此女有天姿國色,就自己收入曹府。

這件事情讓關羽心中不安了許久。

不過現在的杜氏還只是一個差不多十歲的小蘿莉,王蒼自然不會有什麼想法。

而且杜颯和秦宜祿之父乃是世交,雙方在杜氏還未出生時便已指腹為婚。

年紀有些大的老杜說起自己這個幼女,話倒是多了起來,連下頜到鎖骨上那道頗為猙獰的疤痕都微微泛紅。

從杜颯口中得知,杜氏小名薇薇。是自己和亡妻生前所育的一女,杜氏前面還有兩個兄長,不過在熹平二年(173年)和去歲(179年)分別夭折。

這個幼女出生時並不平靜,杜颯之妻年已四旬,當時生產時大出血,穩婆使出渾身解數都生不下來,最後只能問杜颯道:“杜哥兒,是保大還是保小?”

杜颯當時萬般悲痛,自己的兩個兒子都死在了大疫中,為了家族有後,只能忍痛含淚說道:“我杜家的血脈不能斷絕,保小!”

當時杜颯之妻已經幾次昏死過去,昏昏沉沉之際聽到這話,也沒有反駁,只是兩行清淚悄悄劃過了雙頰。

“咿呀!...咿呀!”

伴隨著一聲嘹亮的啼哭,杜氏出生了,但其母已死去多時。

王蒼聽罷,頗有些感慨。

在這個醫療條件落後的時代,生產,受傷,甚至是受一場風寒都有可能丟掉性命。

“老杜,我記得你家也是住在石城中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問道在諸天

北玄墨蕭

無限之血火榮耀

七隻小鷹

天下

夢醒心傷

情滿四合院之無悔青春

橡皮泥戰士

被退婚後:我詩仙的身份曝光了

兩儀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