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章 呼衍部,漢吏,三國小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著王蒼這副自信的表情,王賀不知為何,忽然有些看不懂這個族弟了。記憶中,好似兒時玩竹節那會兒,族弟就不喜這些。
到後來大些,鳩車、竹馬也沒見其玩過。族弟莫不是如齊地那位孔家子一般。
早慧?
吾再過幾個寒暑便是而立之年,和自家這位族弟一比,還真是,一事無成...
“公子,大郎,飯食來了。”去而復返的僑兒臉上恢復了平靜的神色,單手端著菜餚,將其放在二人面前的案上。
“族兄遠來勞頓,且滿飲此杯。”
“不行,今夜吾等必須不醉不歸。”
“好,弟捨命陪君子!”
看著王蒼大口將酒吃盡,王賀心想:莊子曾言,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吾雖不及先賢那等境界,但比飲酒,我王賀不弱於天下人!想到美處,王賀連連勸酒。
哼哼!今夜,必將你灌醉於堂上。
見族兄要與自家大兄拼酒,王霜用完飯後便離席而去,留下二人在廳中一邊飲酒,一邊聊些郡中趣事。
王賀所想雖美,可惜他碰見的是王蒼,他乃是一路從武泉塞喝到雲中縣的人,儘管連續暢飲幾場,仍是把自家族兄喝得趴在案上,醉得不省人事。
至於王賀喝醉前所想,那就不得而知了。
招呼門外的王延壽將王賀送到屋內安歇,王蒼緩步走到廳外,看著半月高掛在天穹之上,重重吐出一口酒氣,口中低聲道。
“終於結束了,族兄的酒量還算不錯,可惜比我還是差些。”
想到王賀醉倒前那不甘心的眼神,王蒼忽然笑出聲來。
笑了一陣,末了,想起這幾次大戰的斬獲,口中喃喃道:“不知這些戰功能否封個侯呢...”
“大郎,該歇息了。”
一道細語從身側傳來,打破了王蒼的碎念,扭頭看去,只見僑兒拿著一件大氅走了過來,溫柔的給他披上。
“僑兒,你說阿翁、阿母如果泉下有知,他們的大郎做下這般好大事來,不知會不會欣慰異常。”
僑兒柔柔一笑,說道:“戰場之上,立屍之處,大郎還是留存有用之身,多學些經學才是。”
王蒼點了點頭,這話說的確實比較中肯。前漢有諺語云:遺子黃金滿籝,不如一經。
本朝自光武以來,首重儒學與經術,儒生的地位在百家之中亦是最高,國家取士時,先考察的便是經學。族中皓首窮經的不在少數,夫子亦是經學大師,但王蒼志向不在於此。
“僑兒,你不懂,這天下的安生日子,不多矣。”
一些後世知道的事情不方便和僑兒細說,但王蒼隱約有些期待,畢竟,現在的自己也小有實力了。
“兒雖不懂,但大郎的騎馬射獵還是兒教的。在馬術這方面,大郎不如兒多矣。”
說到騎馬,王蒼會心一笑,看著僑兒的眼神變得有些玩味。
僑兒見狀,臉上有些驚慌,但身子卻很誠實的變得有些酥麻起來:“不是大郎想的那種!”
“哈哈哈,走,吾等騎馬去。”
說罷,將僑兒往肩上一扛,自往後院而去。廳旁的角落處,王延壽有些失笑的搖了搖頭。
夜未過半,有人似哭似笑,有人大汗淋漓,還有人,又是徹夜難眠。
次日晨間,王蒼早早的便起來了,但渾身疲憊,懶洋洋的不想動彈,日日耕田,終究是傷身了!
看著王延壽與宋憲等人在院中舉著石鎖,以此來打熬身體,他有心想一同晨練,可惜發軟的腿腳告訴他,還是歇著吧。
忽的,一陣敲門聲傳來,王延壽拋下石鎖,將院門開啟,只見一個風塵僕僕的身影牽著馬,往院內走來。
“主公,梁掾押送的輜重快到了,大概午間能至。”
“元隆他們何時到?”
“大概日暮之前吧,那會兒人少,車隊不會太顯眼。”
“嗯,辛苦你了。”
“延壽,去廚房端碗熱湯來。孟楙,你喝完後先歸家歇息吧。等之後有事吾再喊你。”
“唯。”
這風塵僕僕的騎士不是他人,正是王蒼的親衛劉恢!
說起這事,還要感謝自家伴當的細心,昨日便是他打發劉恢去查探梁詡與高寶等人的行程。
雖說甄厲沒讓王蒼回去,但他作為障塞尉,自然不能久在雲中不歸,故而讓劉恢去探探。
上次那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