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老燧長險死還生 魏三郎奮起殺敵,漢吏,三國小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負責做飯的老卒點燃廚房煙道*中的積薪,神色有些緊張,但強忍下來,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下來的是負責收集柴草的燧卒,只見其手中捏著明晃晃的環首刀,口中怒吼聲連連,聲震四野。
“燧長,我來助你一臂之力!”
這聲如同雷鳴,嚇得那領頭的斥候都抖了一抖,正好低頭看見地上掉落的短刀,眼珠一轉,腳尖在短刀的刀柄上一踩一踢,三尺長的短刀如同暗器一般,自下而上的刺進那燧卒胸口。
燧卒渾然不覺,又走了幾步,腳下一軟,直接倒在地上,生死不知。
剛喘了幾口氣的魏三看的是目眥欲裂,跟著田翔二人合力,以傷換傷,不惜代價的把最後兩個鮮卑斥候砍倒在地上。
田翔終究是上了年紀,手上傷口一直流著血,憋著最後一口氣,見現在院中再無敵人,赤紅的面色瞬間變得慘白,兩眼一翻,就昏死在地上。
遠處的天穹上,落日已經快掉進群山間,一道道黑煙垂直向上,爭先搶後的嵌在了赤紅的餘暉中。
武泉塞前的校場上,如同接力般的烽火映入眾人眼簾,一股緊張惶恐的情緒在校場中醞釀。
王蒼把場上士卒的表情收在眼底,士卒剛剛整編,還未開始操練,情緒有波動也很正常,大聲對著士卒說道。
“二三子,鮮卑來了還不到二十人,這等購賞,尚且不夠汝等一人一個啊。”
本來還頗為緊張計程車卒都笑出了聲,是啊,才來瞭如此幾人,一時間人數優勢湧上心頭,又想到重賞,心中那份緊張變成了對財帛的渴望。
“全體解散,回居所吃飯歇息去吧。”
場上計程車卒在新選出來的什長和隊率的吆喝下,陸續離開了校場,只有王蒼收為親兵的那五十人未動。
王蒼招呼王延壽先將其帶回塞尉府,安置在前院中,轉身看向了身後的呂布說道。
“大兄,我知你驍勇,弟有一事相求。”
呂布拍著王蒼的的背說道:“賢弟,你我自家兄弟,為何把我呂布當一外人看待?”
“正是有危險,弟才想徵求大兄的意見,觀其烽火裡的人數,最多不過十來人,大兄可否與弟同去探探敵情。”
“這有何難,同去便可。”
話落,呂布招呼身後的成廉、候成幾人一聲,直接走下臺去,早有親兵牽來戰馬,候在臺下,呂布翻身上馬,兀自招呼起從騎。
王蒼這邊自不必說,他一下臺,劉破奴、陳寬、高寶幾人隨侍在左右,寸步不離。
一行人策馬而出,在校場門口接住魏續等呂布的義從,加起來湊了個三十來騎,打起了幾個火把,望著遠處由黑煙升騰變成火光沖天的烽燧匆匆而行。
佑漢燧離武泉塞不過十幾裡,王蒼策馬奔行在前頭,呂布落後半個馬頭,眾人從石城出發,不消半刻就到了芒幹水*附近。
芒幹水發於塞外,從武泉塞旁蜿蜒而過,河水寬約二百餘歩,上面架有浮橋,朔方長城被芒幹水從截斷,從左右兩邊延伸出去。
水面上此時已結起五六尺厚的冰層,只要給馬蹄裹上粗布倒是能暢通無阻。
河水兩邊各建有一間小小的屋舍,幾個年老的戍卒住在那裡,白天時負責清理冰面,保障這天險*的存在。
浮橋兩邊倒是不受影響,眾人牽馬從浮橋上步行而過,王蒼臉上有些愁容,看著邊上的呂布說道。
“大兄,自前漢孝武帝開漠南以來,陰山就被我朝所制,匈奴人路過無不失色。如今這小小的鮮卑竟能全佔漠北,烽火所示的人數應該不止十來人。”
呂布作為在河套地區長大的青年,自然從小就聽著孝武、衛霍的故事長大,對定邊安漢之事頗有興趣。
“賢弟勿憂,有為兄在,這等宵小之輩,我呂奉先自是不放在眼裡。”
“嗯,先去看看鮮卑人是從哪個烽燧附近潛入過來的。”
浮橋不長,簡短的和呂布聊了會,眾人就渡過芒幹水,附近烽燧的常候早就看見了河面上的情況,只見一中年燧卒帶著一個年紀稍小些的騎卒,兩人同乘一匹戰馬,緊趕慢趕的朝著王蒼拍馬而來。
“哦?不想是佑漢燧,前日那邊的騎卒也傳來示警,發現天田有人踩過的痕跡,你們先回去吧,夜間注意警戒,不要卸甲,兵器不可離身。”
“唯。”
打發走那燧長和騎卒,王蒼等人舉著火把朝著佑漢燧的方向而去,期間路過幾個烽燧均未做停留,一路來到佑漢燧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