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海藻屯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章 海藻屯,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眼魔的秋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船剛繞過烏蘇裡灣東岸盡頭,李國助馬上又透過望遠鏡看到了另一座島。
那座島在勒富島北邊略微偏東的地方。
俄羅斯稱之為普季亞京島,至於其中國舊名已是很難考證了。
去年他們問過北邊錫霍特山脈東麓沿岸的庫爾喀人。
但他們活動範圍有限,根本說不上這一帶的地名。
這兩座島在現代都屬於福基諾市,是一座軍港。
從兩座島中間穿過去後,大約向東航行了兩個小時左右,李國助又看到北岸有一個又大又深的海灣。
這個海灣被後來擁有它的俄羅斯稱為納霍德卡灣,其內水深浪靜,可全年通行,
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唯一一個海洋永遠不會凍結的地方,港口條件優於海參崴。
得益於此,進入現代以後,其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比較超前。
它是俄羅斯遠東最大的交通樞紐之一,船舶往來密集。
海灣內有四個港口和四個船舶維修廠,是普里莫爾斯克航運公司等大型公司的基地。
它也是太平洋西岸最大的商港,擁有運輸木材、煤炭、集裝箱的大型設施和19個深水泊位及油港,水深達11.5米。
前蘇聯遠東區外貿貨運量的三分之二由此港出口。
它還是泰舍特-納霍德卡輸油管道的東邊終點,
將西伯利亞地區的石油等資源輸送到這裡,再透過海運運往其他地區。
沿錫霍特山脈南下的利曼寒流與北上的對馬暖流在日本海交匯,增強了海水的攪動效果。
這有助於將海底的營養物質帶到表層,有利於海洋生態系統的維持和漁業資源的豐富。
所以納霍德卡港還是活躍的漁業基地。
冷戰時期,海參崴成為蘇聯太平洋艦隊的軍事基地,禁止外國船隻駛入,
納霍德卡灣迅速發展成為蘇聯遠東最主要的、唯一對外開放的民用深水港,
與海參崴相輔相成,共同承擔起遠東地區的軍事和經濟職能。
正因這個海灣有如此巨大的發展潛力,
李國助對它也是志在必得,絕不允許它在這個時空落入俄羅斯之手。
當然他也絕不會再讓這個海灣使用納霍德卡這樣的俄國名稱。
他不知道這個海灣在明末叫什麼名字。
但在清末它被稱為海藻灣,或海藻屯,據說是因為灣內盛產海藻的緣故。
所以他也準備沿用這個名稱。
海藻灣內有一條大河,叫做雅蘭河,是錫霍特山脈南麓最大的河流。
在其流域內原本生活著雅蘭路庫爾喀人。
但野豬皮於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和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先後兩次派兵攻打此地,已將他們盡數收編。
出了海藻灣,往東不遠還有一條錫林河,後者也可以寫作西臨河,反正都是音譯。
在其流域內原本生活著西臨路庫爾喀人。
但在1614年,被努爾哈赤派500建州兵與殘餘的雅蘭路人一起擄掠去了赫圖阿拉。
這個地方是處在錫霍特山脈南麓,依山傍海又臨河,可謂是易守難攻之地。
要不是雅蘭路和錫林路庫爾喀人太菜,又怎麼會被區區500建州兵給擄去上萬人口呢?
反正李國助覺得,只要南海邊地公司能再招募來300人,
他就可以派人來在雅蘭河口建一座稜堡要塞,保證固若金湯。
到時候,就可以高枕無憂地在裡面辦幾座水力工廠,磨粉並生產絲綢和槍炮。
而且冬季還可以把貨物運出去賺錢。
總之,想在冬季對外通航,佔領這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且佔領這裡,絕對比佔領摩闊崴要容易得多,是近幾年可以辦到的事情。
不過去年,他們北上做生意的時候,也是直接橫渡了海藻灣,並沒有進去探查。
裡面的真實情況究竟如何,他並未親眼所見,或許還有殘留的雅蘭路庫爾喀人也未可知。
所以趁這次機會,李國助決定親自到海岸內探索一下。
於是他立即下令道:“左轉舵,我們進海灣看看。”
“我們今晚要在這個海灣裡過夜嗎?”
船剛一轉進海灣,黃昭就迫不及待地問道。
李國助這時才發覺,天色已經昏暗,便取出懷錶來一看,才知時間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